丙二色心法空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无所有故,

2018-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覺慧

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是故我说,名曰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恼,众苦行业,不可思议,生死无际,轮转不息,本无有生,亦无和合,不善思惟,心行所造。

显示法空真理的经文,上面两句,专从色法以明其空,此中五颂,则从色心以明其空,亦即是从十二因缘以明其空。十二因缘是明缘起内容的,缘起十二支的内容,有的不是专门说色说心的,所以现在科文,叫做色心法空。依经文看,前三级。正明十: :因缘,后二颂,是明缘起流转。如是一切皆空, 所以说诸法空。于十二缘起中,首先解释无明。无明这名词,学佛人都知道,如中国丛林里修行的人,常说不要动无明,或人与人发生争执时,亦说不要动无明,可见无明动不得,一动无明,种种错误行为,就将由此生起,而流转于生死,因此佛说无明为生死根本,假使没有无明,生死亦即不可得。无明既为生死根本,有没有它的实在体性,自是值得我们探究:若说无明有实体性,有实体性的东西不可毁坏,所谓破无明了生死即不可能,学佛人口口声声说修行以打破无明,解决生死,岂不成为空话?破无明了生死所以不是空话,即因“无明体相、本自不有”。众生在生死海中,吃尽无明的苦头,实因有了一念妄动,而后始有无明现前,并不是本来有的,所以说“妄想因缘,和合而有”假使从无始来,根本没有忘动,无明即不可得。忘想因缘和合而有的无明,本来没有它的实自体相,假使一定要推究它的本有实性,那可以说诸法真如法性,就是无明的实性,所以,永嘉大师《证道歌》说:” 无明实性即法性”。法性是什么?即诸法毕竟空,无明实性既以一切法空为性,是就显示无明体性原来是空。正因无明体相本自不有,所以佛在菩提树下。用一念相应的般若智能,彻底的击破无明,证得无上菩提。一以念妄想为因,以外在境界为缘,因缘和合而有的无明,本来是无所有的,因为“无所有故”,所以“假名无明”。世间上的人,既将无所有的假名无明说为无明,我不与世间争,“是故我”亦随顺世间“说名曰无明”,实际无明是不可得的。

本自不有的假名无明,有的经中叫做愚痴,愚痴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愚痴。无明,从字面上看,好象是说什么都不明白,再通俗的说,无明是无知的意思,无知,亦即似说什么都不知道,其实,这说法,根本没有了解无明的意义。佛经告诉我们:无明不是糊里糊涂的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是很有知识很有认识,只是它所知所识的不正确,所以不信善恶因果,不信三宝四谛,因而称为无明。无明亦名愚痴。痴是盖覆的意思,谓无明善能盖覆一切诸法的真理,而体悟真理的智能不能显现,亦由无明的盖展。依佛法说:诸法真理原本弥漫于广大宇宙之间,我们亦可说是天天与真理接触,但事实上,不但不见真理,亦复不识真理,病在无明障碍智能,所以不能如实通达,

无明为生死的根源:而此生死根源的无明,依于一向的解释,认为无明只是无明,并没有其它的东西在里面,但在缘起法上来讲,无明不是单独的无明,其中还含有色等五蕴,如离五蕴专讲无明,无明就将无所安立。这与分位缘起所讲一支支独立,是不同的。分位缘起说明十二因缘,在每一阶段上,只有每一阶段的缘起支,如在无明这一阶段上,只说无明不说余支,乃至在老死的阶段上,只说老死不说余支,这样各自独立的解说缘起,不免太过机械一点,与缘起的本来意义,似稍有点距离,因为缘起法,绝对不是简单独立的东西,而是彼此有着相互关系的,所以无明不是独立的无明,含有五蕴的成份在内,唯有五蕴与无明的结合,无明才能发生活动作用。

“行识名色”,义净译为“行识为缘有名色”。行在十二因缘中是属第二支。行由无明而有,所以经说无明缘行,即以无明为缘,而后始有行生。行在因缘法中,主要不出两类:一指身口意三业行,众生的行为活动,大约不出这三方面。身体上的各种活动。名为身行,口头上的各种言说,名为口行;意念上的各种思虑,名为意行。二指罪福不动的三业行,这是从行为的活动不同而分的。行为的活动虽则是多方面的,但从性质上分类起来,要不出于三种:即所造的一切罪恶,如十恶业等,称为罪行;所修的一切福德,如十善业等,称为善行;所修的一切禅定,如四禅八定等,叫不动行,罪行是堕三恶道受罪的,福行基生人天享福的,不动行是上生色无色界受诸定乐的。总之,行是由于无明指导之所创造成的,并不离于无明而独立的存在,因而亦可称为意志活动。《中论颂讲记》说:“无明是知见的不正,行是意志的推动。由不正的知见发展下去,生存意志就以自我为中心出发,造作一切行业”。现代心理学上有所谓盲目意志。而此与佛教说的无明相近。行由盲目的意志推动所成,所以所造成的行,亦得名为意志,本于意志而受种种不同的果报。

识是十二因缘中的第三支,由意志的领导,去受新的生命,所以经中说行缘识。无明与行,向来说为过去二支:无明为过去的烦恼,行属过去的业因,由无明造成业力,招感现在的新生命,识为新生命的开始者。由业力牵引去受生的识,唯识学上说是第八阿赖耶识,而小乘佛法根本不承认有第八识,所以就将此识叫做执持识。识有粗细的差别:前六识是粗显识,潜在六识之内的是微细识,相显识的活动作用,我们容易感觉,微细识的活动作用,我们难以察知,现在来感生命果报的,是微细识而非粗显识,所感的生命果报,是苦是乐,就看牵引识的业力,在罪、福、不动的三业中是属那种:如为罪业牵引,新的生合就苦:如为福业牵引,新的生命就乐,如为不动业牵引,新的生命就更快乐。所以生命的苦乐,不是说所决定的,而是业力所决定的。不过正在造业时,讲又有它的主导性。这是我们所不可不知的。

新生命开始的心识,如以分位缘起说,只是在母胎中三七日前的这个阶段,而且识唯是识,并不含有其它的缘起支,但以缘起的意义来讲,并不如此,识-来受生,就与父精母血结合,所谓三事和合而有新生命的成就。因此,母胎中三七日前不唯有精神作用的心识,还含有物质性的色法在内,而且再进一步来看,识在全部生命历程中,无有一时一刻可以缺少的,因从最初的生命开始,到最后的生命结束,中间生命所以不坏,完全是由识的执持,经中称为执持识、原因亦在于此,怎可限在三七日前?同时要知道的;识于最初受生,在业力的牵引下,受生的地方,那怕隔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远,在一刹那中就可到达受报。众生入胎,是以不正知而入胎的,亦即是颠倒受生的,因为这个时候,识在盲目的意志蒙昧下,根本没有把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看,而是由于一念妄贪入胎的。

名色,是十二因缘中的第四支,经中说为识缘名色。即以心识为缘,而有名色现前。依分位缘起说,这是属于三七日后乃至生命形态尚未完成的阶段,但以缘起的真义说,从精神与物质的结合开始,直到生命结束为止,都是具有名色的。名色,依通常说,是五蕴的略称:色是五蕴中的色蕴,亦即物质,名含受想行识的四蕴,亦即精神,所以我人的生命,实为精神与物质或色与心的和合体,如以现在话说,就是生理与心理的组合。不过这里有一问题需 要注意的,受想行识的识蕴,股都以之代 表六识,是则识缘名色的识,当然不属六识中的任何一识,而应将之视为六识以外的微细识,亦即最初来投胎的执持识,名色由执持识的执持,始得成为一个话泼泼的生命体,如果执持识放弃执持的责任,名色和合的生命体,立刻就要崩溃。举明显的例说,诸位就易了解:如个刚死的人与一个活着的人,从身体的完好方面看,彼此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一个叫做死人。一个叫做活人,这是什么道理?问题就在有无执持识。死人之所以叫做死人,因为执持识已离了生命体,不再负执持的责任.活人之所以叫做活人,因为执持识还在生命体中,负起它的执持任务,经说识缘名色,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名色和合的生命体存在世间、一定要有执持识的执持。识缘名色,这是按照十二因缘的次序讲的,在《阿含经》中有些地方,于说识缘名色以后,还更加上名色缘识一句,所谓“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就是指此。名色缘识这句,有它的重要性,意思是说:要以名色为缘,而后识始存在。以它们的相互关系说:名色的存在,要以识的执持,识的存在,要以名色为所寄托,否则识存何处?如有名色和合的这个人的身体,心识才能在这生命内在,发展它的执持作用,假定和合的名色坏了,心识又从何处而得执持?执持又将执持个什么东西?因此,不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同时,亦以名色为缘而有心识,两者是相依相存,彼此不能分离的,分离了都不能存在。佛在《阿含经》说“如二束芦,相依相持”。《中论颂讲记》说:“名色与识互为缘起,不是某一阶段是这样,从生到老死都是这样:缺少了任何一面。生命就要崩溃。就以我们现在来说:离了执持的心识。名色能不腐烂吗?离了窟也似的名色,心识能继续活动吗?这都是不可能的”。

  “六入触受”。义净译为“六处及触受随生”,六入是十二因缘中的第五支,经中说为名色缘六入,即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生起。上面所说的名,色位、是向人形完成发展而未完成的阶段,但由名色继续不断的增长广大。于是六根逐渐逐渐的具足,而在母胎中完成人的形态,分位缘起学者。将这称为六入阶位。六入,就是眼、耳、那、舌、身、意的六根。意根是由名的开展而完成的,五根是由色的开展而完成的。所以经说名色缘六人。依缘起本义说,六入不是限于母胎中的某个阶位,而是通于整个生命历程的,因为任何人的生命存在世间,是都具有六根活动作用的。不过在母胎中,六根最初完成,其义较为明显,所以分位缘起学者,将这阶位说在母胎之内。

触是十二因缘中的第六支,经中说为六入缘触,即以六入为缘,而有触的生起。《阿含)常说“二和生识”,“三和有触”。二和是指的根境,根与境的和合、就有认识活动生起。三和是指根境识三者、三者和合就必然有触。触有三种:一是可意触, 即所触对的境界,自己认为满意的,心里感到欢喜的。名可意触。二是不可意触,即所触对的境界、既认为不满意所触对的境界,亦觉得不欢喜,名不可意触。三是俱相违触,即所触对的境界,既无所谓满意不满意,亦无所谓喜欢不喜欢,各俱相违触。这在学派中:有部说为“三和生触”,即触离于根境识三者,有它独立的自体,所以说生触;经部说为“三和即触”,即根境识三者,当下即是触,没有触的独立自体,所以说即触。

受是十二因缘中的第七支, 经中说为触缘受,以触为缘,而有受生起。受是领纳的意思,通俗认为接受。谓与外在的境界发生接触以后,内心对这外境,自然而然的泛起一种情绪来:如所接触的境界,假使觉得不满意,则在心里所泛起的情绪,一定是不愉快的情绪,佛法叫做苦受,如所接触的境界,若是觉得很满意的,则在心里所泛起的情绪,定是极愉快的情绪,佛法叫做乐受,如所接触的境界,无所谓满意不满意,则在心里所泛起的情绪,亦即无所谓偷快不愉快,佛法叫做舍受。三受都由触境而有的,简单的说,由可意触而有乐受,由不可意触面有苦受,由俱相违触而有舍受。心识若不触对境界,绝对不会有受生的,所以经说触缘受。

“爱取有生,老死愁恼”,义净译为“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恒随逐”。此中包括十二因缘的最后五支。爱是第八缘起支?经中说为受缘爱,即以受为缘而有爱生。《中论颂讲记》曰:“有的说,苦受是嗔惑所使,乐受是贪惑所使,舍受为愚痴所使。其实,主要的还是爱,就是对环境得到领受后,没有生的乐求得,已生的乐求不失,已有的苦求迅速的远离,未起的苦希望不来 这都是爱”。爱有贪着的意思,能对于生命自体及诸境界,总是恋恋不舍的贪着。自体贪着,叫做自体爱:对境界贪着,叫做境界爱,众生所爱的,虽说是很多,但主要的是这两种。分位缘起学者,说爱是人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而有,但以缘起的真理说,爱是始终追随着生命而活动的。

取是第九缘起支,经中说为爱缘取,即以爱为缘面有取。取是驰求的意思,谓对所贪的对象,不仅爱着不舍,而且进一步的积极取求,非达到自己所爱的不止,分别来讲,约有四种:一、欲取,是对自己所爱乐的五欲境界,拼命的取着不舍,二、我语取,是对自己所爱好的生命自体,生起实有自我的妄取:三、见取,是对不正确的思想而妄执是正确的;四、戒取,是对不正确的邪行,而妄执为是清净的,如不是生天的戒行,坚固执著说它是生天的戒行,是为戒取。总而言之,凡是由贪染心而发生的诸取,都是不可取的。分位缘起学者,说取是十七八岁的青年所有的,因为这个时候的青年,有股旺盛力积极向外进取的,其实取亦通于一切的,不可作这样的局限。

有是第十缘起支,经中说为取缘有,即以取为缘而有。有是存在的意思,凡存在者即名为有。上面的爱取二支是烦恼,由爱取而发生的行为活动所保留下来的业力,是即名有。有此业力的存在,将来就感新的生命,所以通常都把这个指为业有来说。不过经中有时亦将这个说为欲有、色有,无色有的三有,因为取是身心的实际活动,由取造成未来三有自体的潜在。接下去自然就是未来生死(有)的到来。所以爱取有的有,把它说为业有固然可以,把它说为果有亦未尝不可。因为三界中一切有漏法的产生,各各都有其因,这是业有;依因而生的诸有漏法,各有所依,这是果有,因有果有的诸有漏法,都是现实存在的,所以都可叫有。

生老死愁恼,这是缘起支中的最后两支,经中说为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有了存在的业力,遇到某种的助缘,因缘和合,就有新的生命生起,所以叫生。新的生命出现到世间以后,除了夭亡外,必然要向老的坦途前进,因而人生到了壮年以后,就一天天的接近于衰老,老到再也不能维持下去,就结束其生命,而将人生告一段落,名之为死。愁是忧愁,恼是苦恼,人的一生,真是所谓“忧悲苦恼恒随逐”的,究实说来,有何意义?经中将这说为“苦聚”,亦即是这意思。

十二因缘,说来虽有十二,实际只是惑业苦三,德有颁总结此义说:“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同名苦道”。

“众苦行业,不可思议:这是显示业力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众苦就是果报,行业就是业力。讲到众苦,经中说的很多,如说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如是众苦,我们现在常分为自然界、社会界、身心界的三类苦来说明。身心界的苦,就是生老病死的诸苦;社会界的苦,就是爱别离、怨憎会的诸苦。自然界的苦,就是求不得苦等等。经中更总结这些苦,说为:“五阴炽盛苦”。意谓吾人之所以受种种痛苦逼迫,根本还是由于有这生命果报身,假定没有这果报身的存在,一切痛苦都不可得。但诸众苦,缘何而有?由诸行业而有,所以义净译为“众苦恶业常缠迫”。假定不造善恶的有漏业,不感生命的果报体,怎会有诸众苦?而这行业众苦,从无始来,一直都是如此如此的。不是我们所能测知的,所以说为不可思议。

“生死无际,轮转不息”,是说明众生的生死轮回。众生在轮回中受诸生死,这是现前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但生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乃为一般人所常提出来问的问题。佛陀对这问题的解答,总是说生死无际。际是边际,或叫元始,如通俗说,就是开头。所谓无际,所谓无始,即是表示在时间上,生死没有个开头,假定有个开头,那开头的,就不是从因缘生,非因缘生的东西,为佛法所绝对反对的,所以有人以这问佛,佛不是不答,就说是无际,如一定要追求一个开始, 亦只好说以无始为始,因为在现象中,寻求一最初的,或是最根本的,绝对不可得的。经说:“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本际不可得”。因此,众生的生死狂流,我们只能见到它奔放不已,如欲寻求它的开头从何而来,却是找不到的,所以说生死无际。无际生死,在未截断其流之前,总是在那里轮转不息的。谓由起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受新的生命,有了新的生命,重行再起烦恼,造作种种行业,如是感业苦的缘起钩锁,如环之无端的相续不断,所以认为轮转不息。义净将这译为“生死轮回无息时”,其义是一样的。轮转不息的无际生死,众生一定要在这个上头,找出它的开头,所以被佛说为颠倒。假使不了解生死无始,而在这个问题上作种种论说,则又被佛说为戏论。因此,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只要体认生死是一事实,如何本于佛所开示的去解决生死就可以了,不必追求和妄论生死的开始。

“本无有生,亦无和合”,义净译为“本来非有体是空”。奔放不已的生命之流,从现象看来,好象是生生不已的在生,但从其本性上去推求,根本是就无有生的。受生,如以人类来说,要与父精母血和合,而后始有新生命的出现,现在既说本无有生,生尚不生,还谈什么和合?所以说亦无和合。虽说无生亦无和合,但生死仍是轮转不息,这是什么道理?是由“不善思惟”而来,义净译为:“由不如理生分别”。众生无始以来,因一念妄动而起无明,无明对于事理认识不清,而作种种不如理的分别,于是也就造出有漏善恶的诸业,依此诸业而在生命中轮转不息,所以若问生死从何而来,我们可以说是“心行所造”。什么时候不善思惟停止,什么时候生死之流也就停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