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头皮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后,我收获了什么?
花了两周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绝对是阅读方法界的经典。经典的体现就是,两年前我就在某位读书家的大力推荐下买了这本书,两年间我看到很多人推荐,两年后它还完好无损地躺在我的书架里。
嗯,经典就是用来精心典藏的。
硬着头皮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后,我收获了什么?这次读书计划的第一个专题就是“怎么读书”。看了几本相对简单点的实用操作性读书方法介绍,比如《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超级阅读术》《这样读书就够了》等等后,我发现这本书怎么也绕不过去了。
额,其实两年前我不是没读,而是读了一小部分,就再也读不下去了。
读书笔记?您说笑话呢?
绕不过去就爬吧!再高的山峰,每天爬一点,也能登到山顶。(封顶好还是山顶好?)
于是,我盯着封面的黄头发读书人(顺道说一下,我婆婆叫他“美女”)开始了我艰难的读书旅程。
这是一本内容太丰富的书。作者丰富的学识、严肃的思考、对读书方法逐渐加深的建议,包括附录那长长的推荐书单,都像小石子似的咯着我,让我读读停停,不过好在终于看完了。
那么,我收获了什么?
第一,获得了思考问题的框架。
最近发现,没有知识框架读书再多也只是碎片,只是瞎忙碌。
这本书提出的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在读任何一本书、看任何一个视频、听任何人说话,都能用到:
•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
• 作者是如何组织内容的?是什么逻辑?
• 作者说的对不对,都对还是一部分对?不对的部分是为什么不对?
• 这个部分内容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另外,我看到永澄老师在介绍这本书时提到自己增加了对假设的询问,比如说作者推论某个观点,永澄老师就会问:
“作者的前提假设是什么?他使用什么样的逻辑来推导的?逻辑中是事实还是故事、是观点还是判断、是喜好还是价值?他推导的对不对?这个假设还能用在其他的什么领域?”
如果看每本书,看每个视频,和每个人说话前都能想这四个问题,内化为己用,那就厉害了。
第二,有不同读书目的,对不同类型的书,使用的读书方法应不同。
这本书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难度逐渐加大。
基础阅读:能读懂每一个字。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具备的能力。在全文读完的基础上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各种“十分钟读完一本书”就是在这个层次的。
检视阅读:可以有系统的粗读或略读,也可以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地读。粗读先看封目序尾(成甲总结),在有目的地翻翻感兴趣的文中部分。如果遇到难懂的书,就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地读,不要停,不用查资料,很多前边不懂的问题,后边会有解答。
分析阅读:弄清楚书籍类型、全书内容、写作逻辑、主要问题、文章主旨;分清楚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没解决哪些问题;理性评论,尊重对方。
主题阅读:收集书目,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章节,不必考虑原书内容,让作者为我服务;厘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
对于娱乐型书籍,速读就好。对于实用型书籍,可以检视阅读之后再把重点部分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适用于对不确定问题或者所钻研问题的比较。不同的书,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第三,这本书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事,读书的时候问自己:“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虽然在第一点提到分析书籍的四个问题了,但是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
读书读了这么多年,最近才发现自己不会学以致用。以前看书只是看热闹,看情节,看故事,没有跟自己联系起来。
以后每次读书都能问自己:“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就能做到学以致用,就不会只是浮于表面了。
后记
读完的那一天,我看到永澄老师的一篇文章——2016年是他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17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