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找到除了爱情之外,可以对抗孤独的东西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7334/ee323374b88714cd.jpg)
01
偶然看到一个关于孤独的话题讨论,有人说,孤独就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看书,一个人跑步,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睡觉。
还有人说,孤独就是下了班,吃了饭,不知道该干什么。
有趣的是,这样的回答我在另一个话题“没男(女)朋友是一种什么体验“同样看到过。
如果按照一个人来定义孤独,那我应该算是资深孤独患者。
大概在我五六岁时,就一个人去幼儿园,上下学都没有人接送,家长都忙,而我又算是让人比较省心。
读书时,女孩子的友情大概就是一起去洗手间,放学一起走,一起吃饭,也会经常有人跟我搭帮,我却很少在意这些事情,也很少因为这样的事情主动搭帮。有固然好,没有也无所谓。
大概自己是一个嫌麻烦的急性子,又或者习惯了一个人做事情的高效。
特别是在中学读书时,不算大的学校人特别多,八九千人的学生,只有四个食堂,如果不想长时间的排队,必须在下课后第一时间去食堂,并且要一路小跑过去。
一开始和别人搭帮,下课后总要互相等几分钟,后来互相一商量,都选择了单独行动。那时候学业也比较紧张,一个人走路不需要等待,一个人吃饭不需要找话题打发沉默。
每个人自己时间的安排都多少有些不一样的,我可以花五分钟吃一顿饭,却也有人喜欢细嚼慢咽。
我也会参与很多活动,并且算是比较积极,可以在玩的时候很疯;我也有很好的朋友,并且一直到现在都是,我们都是急性子,但急的并不是同一方面,各自单独行动不但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反而让我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高效而充实着。
后来喜欢上了一个人旅行。
因为从时间到去向到具体行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单就一个时间,就很难契合,而我又疲于应对这些繁琐,于是干脆一个人旅行。
一次,就喜欢上了这种方式。
一群人是应酬,一个人才是旅行。
一个人让我对新鲜事物感到更新鲜,让我对陌生感到熟悉,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去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只是孤单,并不是孤独。甚至,连孤单都算不上。
02
现在放假回家,家人开始会问,有男朋友了吗。你已经到年龄找男朋友了哦。
嗯嗯,马上找,胡歌还是吴彦祖,您决定就好。
也有听到同学说,妈妈已经开始给她介绍对象了。
大量的营销文案以脱单为看点,成片的文章写着各种脱单攻略。
还有经常会听到开玩笑说单身汪的孤单生活,甚至学校社团招新也有人调侃宣传要用“加入我们,包你脱单”这样的口号。
任何事情都会跟单身扯上边,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假象,只要脱单了,好像一切都会变好了,生活会变得充实而丰富,人生走上新的层次。
以前认识一个女生,很是羡慕脱单的人。经常会听见她说,要是有个男朋友就好了。
吃饭抢不到座位时会说,开学拎不动行李时会说,看到别人成双成对时会说,看见好的旅行地点时会说,一个人走路时会说,一个人看书玩游戏过周末时也会说。
可能一开始也是玩笑,可是说着说着连自己都相信了。
后来大概是在一次光棍节时,大家一起玩大冒险,她被抽中跟异性表白一分钟,她干脆假戏真做,“反正我们两个都是光棍,不如在一起好了”。
吃饭玩耍约会,看电影送礼物煲电话粥,她开始过起了所有情侣都会过的生活。两个人一起走路,两个人一起打游戏过周末。
几个月的新鲜感过去,她开始慢慢闲下来,后来听别人提起分手了。
像是一场表演,演给自己也演给别人看,时间长了觉得没意思,反而给生活加上了更多的负累。她大概是这样说的。
为了对抗孤独而选择爱情,只会更加孤独。因为寂寞而选择的爱情,之后才发现不过如此,这样的爱情不纯粹也不会长远。
我们是否孤独,与是否一个人无关,与是否有男(女)朋友更无关。
03
大概,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吧。或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因为每个人内心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合群的人有合群的孤独,孤单的人有孤单的孤独。
站在热闹中心的人疲于应对表面和气而觉得内心孤独,站在热闹外缘的人觉得热闹都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是被冷落的。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因为我们渴望被理解,却又不想被理解,喜欢一个人,又不想一直一个人。
可总有一些事情,只能自己来做。两个人太多,一个人正好。
没错,一个人走的更快,而两个人走的更远。
但你总是要自己快走一段,才能遇到一个陪你走更远的人。
站在原点,如何看得到远处的风景。
站在原地等待,大概只能等来渐行渐远的背影,而更可悲的是,当你们速度差异太大时,你无法追。
你总是要走好自己的这一段,才能在遇到一个可以携手同行的人之时,更好的一起走好两个人的路。
没有足够充实的生活,只会把一个人的孤单,变成两个人的孤独。
在这之前,你不需要享受孤独,但你至少要学会在与孤独的对抗中成长与提升自己。
●学会独处,是应对孤独最强大的方法。
孤单时,要主动寻找机会一个人独处。越是寻找关注,越是感到孤独。
对抗孤独大概就是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而当只有自己一个人时,我们才能学会如何与自己和谐相处。
当一个人时,内心才是丰盈的。
一个人独处,再多的热闹再多的喧嚣全都与你无关,全世界的热闹全都沉寂,只有自己和内心的对话问答。
此刻,全世界都在倾听你的声音。你想要去到哪里,你想要站在何方,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在此刻,全部都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此刻,全世界的热闹都冷却,你所能感受到的只有自己内心的温热。你的激情,你的热诚,你所期盼的,你所喜爱的。在此时,全都温热的跳动在方寸之间。
或许会有迷茫,就像隔着一层薄薄的雾,可是那一刻的你,只要坚持再走一小步,比任何时候都坚定的往前走一小步,边走边看到浓雾散开,越走越清晰自己内心的选择。
●读书,大概是我们无法出行之时,看遍世界的最佳方法。
书中或许没有颜如玉,大概也没有黄金屋,但是能够让我看们到不同的思想,了解到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使我们在开口闭口之间不至于泛泛,让我们在遇见新事物时不至于惊慌或者偏执。
读书,也是另外一种独处,不同的是,读书时,你与书中思想对话,书中的或笑或闹,或悲或喜,或深或浅,都在与你交流着。
此刻,你一个人,就是整个世界。
●旅行,使我们的视野不至于过于狭隘。
绝大多数的偏见,都并非眼见为实,反之,是因为猜测。
而走出去看看,遇见很多的人,看过很多的风景,在我们遇见不同时才不致大惊小怪,不再把自己作为衡量万事万物的尺度,而会变得更加包容。
喜欢旅行的人,大概都不会孤独,因为迈开双脚伸出双手的那一刻,世界尽在怀中。
●写作,让我们停下脚步,将思考沉淀。
伤心也好,开心也罢,还是看见的事情、遇见的人、读过的书,你必须把自己飘若浮絮的思绪转化成有条理的文字,与深刻的思考,这样,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才不致走马观花。
我相信终将有一天,你会感谢当初这些简单的文字。
●培养自己的兴趣。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孤独打败,是孤单。害怕缺乏陪伴,缺乏安全感,于是想要从另一个人身上找到可以填补的时间。
但是,就像杨澜说的,干得好是安全感,嫁得好是幸福感,向幸福感要安全感,你将会感到失望。
而培养一门自己的兴趣,有一项自己擅长的事情,在你落单的时候,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欢喜,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04
忘记在哪里看到一句话:
——“你为什么单身?”
——“无非是配不上比自己好的,又不屑于与自己这样的人为伍。”
或者我还可以矫情的说着,在我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之前,我遇到的都不是我想遇到的那个人。
而在我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之前,我将用尽全力努力使自己变得丰富而强大,找到并且坚持,那些让我在对抗孤独中沉淀的东西。
这样,在我遇到我想遇到的人之时,能够坦然的说一句:安全感我自己有,你给我爱情就好了。
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