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时候,我买了件雨衣

2017-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坐在路边鼓掌的老乔

我最近买了一件雨衣,这是高中毕业之后,20多年来第一次买了雨衣。

40岁的时候,我买了件雨衣

工作以来一直是撑伞的。如果出远门就带一柄折叠伞,这样可以放在包里。如果在近处就带一把直柄伞,这样能撑开更大些。

家里的伞越来越多。有自己专门买的,有买东西作为赠品送的,有作为公司的礼品发的,也有作为校庆的纪念品收藏的。

伞的用途是很多的。在雨天和雪天都是可用的,而在烈日的盛夏,伞则除了遮阳,更是成为城市丽人的装点。

40岁的时候,我买了件雨衣

然而,再好的雨伞,也无法盖住全部的身体,再好的雨伞,则扛不住超大的风力,再好的雨伞,也不能随意折成一团。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明明打了伞,却仍旧身体湿了大半。我们也经常看到,被大风吹翻折过来的雨伞,有的骨架散掉了,便直接被丢在路边了。

40岁的时候,我买了件雨衣

于是我重新需要一个雨衣了。相比20年前的雨衣,质地更好了,颜色更丰富了,轮廓也更加得体了,我们可以穿上雨衣而不感身体的活动受限。而更加惊喜的是,雨衣的背部是加厚隆起的,给背包留出了空间。

当然,雨衣也有很多地方是不方便的。雨衣随身携带不太方便,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单独提一个袋子来装雨衣。淋湿的雨衣也不如雨伞那样随处散开一支,雨衣需要一个特定的挂钩和一块特定的地方。雨衣和商务几乎是不搭的,我们很难想象你穿一件雨衣冲进写字楼的情景,在写字楼有用于短柄和长柄的雨伞收纳袋子,却没有能够装下雨衣的。

我还是买了一件雨衣,并且为它单独提了一个袋子。于是,在雨天我可以从容的走在路上。我看着没有任何装备的人抱头跑着,或者在商店的屋檐下焦急等待。我看着打伞的人又要顾着身体,又要顾着公文包,结果都湿了大半。还有两个人共用一把伞的,于是打伞变成了学问。如果是父母和孩子共用,多半是大人给孩子撑着伞,这倒也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如果是同事共用,这打伞的位置和角度就极其讲究了,甚至能从这里看出两个人的身份的高低和关系的亲疏。

40岁的时候,我买了件雨衣

然而雨衣是不需要也无法共用的。雨衣是属于一个人的,在创新无限的今天,我们也未见双人雨衣的出现。雨衣也是有特定的尺寸的,父母的想给孩子穿起来,也多半是拖地且根本看不到路了。雨衣也是不借的,雨衣的尺寸不同使得它无法像雨伞那样撑起来便走。

40岁的时候,我买了件雨衣

所以雨衣一般就只一件就好,不需求区分季节,也不需要考虑尺寸的变化,更没有追求几个不同的颜色。雨衣也不会作为礼品和纪念品送来送去,所以雨衣也多半没有华丽的包装,一个塑料袋足矣。

雨衣多半是短途使用的,穿雨衣的人多半就在一个熟悉的范围活动,可能多半目的地就在2-3公里之内。甚至穿雨衣的人所走的路,就是他已经走过成百上千次的路,他知道哪里会有沟坎,他知道哪个地方会有孩子和老人横过马路,他知道前面的绿灯只有30秒。

40岁的时候,我买了件雨衣

当然,我必须承认,是共享单车让骑车这个事情加速重回我的生活。所以,在40岁的时候,我买了一件雨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