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读书、学习想法读书让生活美好

《好好学习》: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学的知识不值得学

2021-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肤浅先生

张一鸣说:

“我最近越来越觉得,其实对事情的认知是最关键的。你对事情的理解,就是你在这件事情上的竞争力。

因为理论上其他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构建,要拿多少钱,拿谁的钱,要招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在哪里,他有什么特质,那么应该和怎样的人配合在一起。所以你对这个事情的认知越深刻,你就越有竞争力。”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不是情商和智商,而是认知深度。

深以为然,我们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拼知识数量吗?博闻强记,知识渊博的人就能过得更好吗?未必。

知道那么多知识,过不好的人比比皆是,若知识不能转化为行动,再多也没有用。

拼知识获取速度吗?谁能快速获得第一手信息,谁就能过得更好吗?未必。

信息只是“初始原料”,如果不对其加工处理,先获得信息又有何用,况且在互联网下,信息传播是相当快的。

拼知识的深度吗?谁能够通过现象直抵本质,谁就能过得更好吗?是的。

我们的人生因对事情的认知不同而不同。

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殊不知,很多人没有思考的意识,只是一味被动接受。

我们不是为了逃避思考而去做任何事,而是我们不懂思考而去做任何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升认知深度呢?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习呢?

在《好好学习》中,成甲给出了答案。

接下来我为你分享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到底要学哪些知识,才能提升认知深度。

01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网课,为什么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回想一下学了什么,为什么想不起来多少知识;自我感觉脑袋里还是“有货”的,为什么生活没有什么变化;面对海量的信息,自己成了“传话筒”,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

因为你学的大多是技巧层面的东西,比如怎么做好时间管理,如何好好睡觉,如何做到自律等,甚至学过后,你从来没有去用。

这是“术”的层面,有的方法有用,但更多的方法是“中看不中用”的,经不起实践的验证。即使是有用的,你也大概不会去实践。

若要让学习事半功倍,就要学事物更加底层的规律与结构,这就是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如二八法则,这就是临界知识。从二八法则来看学习,我们应该集中80%的时间来学习临界知识。


02
学习临界知识的底层规律和方法

成甲说,他过去读了不少书,但是现在回头再看,发现以前基本白读了。今天能够在书里看到的价值,以前看不到;过去在书中看到的东西,现在记不住。过去他计划一年读100本书,2年读了200多本书,可是发现付出与收获悬殊太大。自己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

深以为然,这就是我们读书时的样子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总的来说,是我们的读书方法不正确。

那么,读书的底层规律和方法是什么呢?

1. 学习临界知识的底层心态

第一个底层心态:绿灯思维

什么是绿灯思维呢?

我们先来看看与之相反的红灯思维。

当别人反驳你时,你马上怼回去;遇到事情时,马上撇开自己,都是别人的问题;不是我的错,跟我没关系,我也是受害者……这些都属于红灯思维:

别人出事了,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了,都是外部环境的“锅”。

而绿灯思维呢,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时,第一反应不是反驳,而是能够积极地思考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红灯思维呢?

这跟心理学上的习惯性防卫有关。

当我们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时,就会触发习惯性防卫:

有人敢反对我,跟他对着干!


这是把“我的观点”和“我”等同起来的结果。

质疑“我的观点”,就是质疑“我”这个人。

事实上,“我”和“我的观点”是独立的,别人质疑的是“我的观点”,并不是“我”这个人。

第二个底层心态:以慢为快

我们的天性是急于求成的,做什么事情都渴望马上看到效果,不愿去做长久坚持才能有成效的事。如果坚持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效果,我们很容易放弃。

我们都知道要做时间的朋友,要做个长期主义者。可这是反人性的,很少人能够坚持下来,一旦做到了,往往能够厚积薄发。

成甲说:

“我以前读书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的阅读量很大。2009年、2010年的时候,我基本上一年要读150~200本书。这样高强度的读书,不能说没有帮助——我确实收获很多。

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还是有些后悔和遗憾:我在应该慢的地方没慢下来。读书快,感觉都成为我的惯性了——我是为了快而快。结果,很多知识的阻塞留了下来,这给我后来的学习带来很多麻烦。结果几年以后,我还要重新回头补课,浪费了不少时间。”

所有的爆发都是源于积累。

没有量的堆砌,很难有质的变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在读书这件事上,唯慢不破。

2. 学习临界知识的底层方法

第一,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费曼说:“人和人之间的知识差距不是来自学习的资历、年龄甚至也并非源于做实验的次数,而是取决于对知识的反思、总结和升华的能力。”

反思是将知识和过往的经历和经验链接起来的高效方法。知识是死的,只有跟生活中的案列联系起来,才能“活起来”。

摘录一段成甲的反思日记,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每日精进:昨天我做得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我重新来做会有哪些改进?坚持每天按照这个标准,对照我的行为!

日记:昨天客户说项目要加快进度,三天内完成。我当时想的都是“客户不了解情况”,“现在任务这么多,根本不可能完成”。

现在想想,我这样的心态是积极处世的心态吗?

我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很积极,但是往往停留在自己想要积极的事情上面;而对于一些自己一时不太认可但是又必须去做的事情,第一反应却常常是自己应该如何反驳而不是如何积极面对。

……

我也会做反思,但都是间歇性的,从没持续过,而且也没有像成甲这样,精准地自我剖析。

我的反思常常是回顾当天的事,不好的要怎么改进,缺少一个反思的“问题清单”。在反思方面,我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反思每一件没做好的小事,比如随口的承诺没有兑现,沟通中哪句话引起了对方的反感等,以旁观者视角,自我剖析,还原当时的场景,该怎么做才是最优解。

可以这样反思:

我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表面上看是什么问题,实际上是什么问题?

还原当时的场景,我的错误假设有哪些?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发?

(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如何解读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解读的深度是不同的,这就是认知深度。

人生如戏,我们可以把生活拆解开来,形成一个个的案例,然后分析案例。

(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不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真实记录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活动,是记反思日记的重要一环。

第二,以教代学

《费曼学习法》中说:

“设定一个传授的场景,当我们要输出这些知识时,才会真正清楚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发现那些还需要强化和加深理解的内容。

你懂什么并不重要,能让任何人都能听明白,才代表你真正地学透了这个知识。”

以教代学是所有学习方法中,学习留存率最高的,而听书、听老师讲、自己看书,学习的留存率是垫底的。


什么是以教代学?

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农民,他大字不识一个,但他的女儿考上了清华,儿子考上了北大。

有人对他说:“你这人可真厉害,是不是在教育上有绝招?说出来分享一下?”

这位农民直挠头,老老实实地说:“我没文化,哪懂什么绝招?我只是觉得,孩子上学不容易,要花很多钱,费很大的精力,一定要对得起这些投入。所以当孩子放学回家后,我就让他们把老师当天讲的课对我讲一遍,就当我是一个学生。

如果我有听不懂的地方,就让孩子解释。如果孩子解释不出来,我就让他回到学校后请教老师。这么一来,我的孩子学习的劲头就很好,因为他们要回家教我的嘛!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从小学到高中,从来都是名列前茅。”

以教代学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不要照搬原文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一方面通过“被教者”的反馈,能让我们对知识有个全新的见解,特别是当我们的“教学”被质疑的时候。

第三,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要有导师,有目标,有计划,有反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进行大量且持续地练习。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

①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

②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走出舒适区);

③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不同于例行公事或带娱乐色彩的练习(专注)。

比如,你觉得人类做俯卧撑的世界纪录是多少?500还是1000个?在1980年有一个日本人做到了10507个,夸张吗?这还不算什么,在1993年的时候,美国有一个人只花了21个小时就做了46001个俯卧撑。

这就是刻意练习的功力。

从新手到大师,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03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的:

第一个假设,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第二个假设,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那么,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临界知识呢?

1. 从兴趣入手,用主题阅读法学习该领域的重要知识。

找来同一主题的大量书籍,然后从中挑选一些还不错的书来进行阅读,把该主题的知识做一个分析和整理(追问前因后果和明确适用边界)。

2. 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来源

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一个人,就会以他理解的方式,再次传播出去,中间传播知识的人越多,相对于原始知识,被曲解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以,找到知识的原始来源是比较重要的。

3.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规律、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不要单纯地阅读,而是要想想:这个知识点背后有更底层的规律吗?用这个底层规律来解释,行得通吗?

4. 如果没有现成的原理、规律来解释这个知识,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参考同行,看看同行的研究是否可行,能否借鉴;如果连同行都没有,或者同行没有深入研究过该知识,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假设,然后验证。若非专业人士,对知识没有深入的认知,是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假设的。

找到临界知识后,接下来就是对临界知识的应用了。

那么,如何应用临界知识呢?

刻意练习。

第一,在不同的场景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不同的场景,找到专业的解释,然后联想是否有更底层的规律来解释该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不同的场景里进行大量持续地重复练习。

04

常见临界知识举例

1. 复利效应

所谓的复利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滚利”。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事情B,而事情B,又会给A一个正反馈,导致加强A,如此不断循环。

正所谓“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比如卖课程就是一种复利效应,只要课程好,买的人就多,买的人越多,说明课程越好,会有更多的人来买。一次付出,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收益。

复利效应的数学公式是:F=P(1+i)ⁿ。

我们可以看出,影响结果的两大因素是:利率和执行次数。

比如,对于写作来说,利率就是文章的质量,执行次数就是写文章的数量。要想写出爆文,一方面得尽量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一方面还得大量重复地去写。

2. 黄金思维圈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

黄金思维圈就是要求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先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why:为什么做,既是意义也是动机,你的现实需求、底层需求。

What:做成什么样,即目标。

how:怎么做,具体的策略、方法。

该如何践行黄金思维圈呢?

(1)不断追问为什么

生活中碰到的任何事,都问几个为什么,培养问为什么的习惯。

(2)反思思考的过程

生活中碰到的任何事,我是如何思考的,有用到黄金思维圈吗,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

05
总而言之


学了这么多知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99.99%的知识都不能通向行动。

罗振宇认为,长期主义指的不是你只知道抱着一个东西去坚持,而是你要判断什么东西不变,然后再去坚持。

长期主义的核心永远不是坚持,而是不变。

而这个“不变”,就是底层规律。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认知深度的差距,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最底层的规律,谁就有认知优势。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