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
“情感是教学丰富的土壤,教师的教学应根植于这片土壤上”。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 一节课,尤其是语文课,只有把情感带入课堂之上,孩子们才能有感而发。
那么怎样才能让情感带入课堂之上?这就需要老师在课下狠下功夫, 多研究教材,明白作者当时创作的原因,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首诗,写这样的一篇文章?
只有明白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把自己和作者的情感融入一体,感同身受。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课堂。,学生们在听讲的时候才好像是在和作者对话。
比如《找春天》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述一些画面,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那么我们怎么样让学生了解到《找春天》这篇课文的美好景色,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课件把整个春天呈现在学生面前, 还要把学生带入到田野之上。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先去了解春天,根据作者所描述的画面去亲自走一走,看一看,在内心里面和作者有一个认同。
课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老师在讲述这段话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情感带入里面。我们看到了她,看到了什么美好的景物呢?要把自己看到的美景在孩子面前展示一遍。 比如说: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绿的小草……
老师边讲边展示,当一帧帧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春天的美丽。还有听到的:小溪的叮咚声,黄莺的歌声,小鸟的啁啾声……在课件上,把这些声音放出来,学生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会再次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至于闻到的她:花的香味,泥土味混杂在一起,可以利用语文课让学生去感受一下。
触到的她,也和上面一样,利用语文课,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闻,去接触。还可以调动五官把课文里面的描述,通过我们一起去发现,去感知,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作者心中的情感。
自然而然就会抒发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比你在课堂上口头说教,来的更真实。 所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上的法宝, 语文老师一定要利用这个法宝,让学生去积极探索,最终找到“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