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于课堂的诗和爱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冯晓燕

        携着风,披着雨,兴致勃勃前往凤台四中听课学习,行驶中“前方施工,禁止通行”几个大字,威风凛凛地向我示威,并拦截了我前行的路。怎么办?天,下着雨;路,被阻隔。折而返?不甘心!绕道——只有如此!小车在凹凸不平弯曲的泥泞小道上,颠簸着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抵达目的地,但也因此晚点,耽误了第一节课的上半场的聆听。

        上午安排了四节语文课,前两节是凤台四中金婵婵老师和李咏梅老师执教的古代诗歌,后两节是由全国名师肖培东给我们带来的阅读与写作。名家就是名家啊,果真非同凡响,现在就跟随我一起去感受名师风采,走进他的的第一节《周亚夫军细柳》。

        这是一篇自读文,肖老师进入课堂,直接导入:“大家读题,再读阅读提示内容。”然后对课文由初读到解读到品读再到悟读,了解周亚夫到底是怎样的人 。复述文中的故事,探究“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真将军”  ”,通过读文、赏析明确周亚夫与皇帝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知晓文中采用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以及其对刻画人物所起到的作用。抓文中关键内容,学写法,悟“真”人,整堂课,没有预设,没有课件,仅凭一己之功,设疑解疑,层层推进,由字——词——句——意——内涵,学生轻轻松松的掌握了字词,理解了意思,明确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了此文的中心。通过一读,二读,再读,指名读,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真真实实地做到了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反复诵读,让学生频频与文本、与语言接触,把原本没什么意思的阅读课,上的妙趣横生,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这“三式”就是从操作层面对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讨论、学会参与,最终学会阅读所做的最好的指导。第二节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活动探究“尝试创作”,开课即问:同学们,你们都学了哪些现代诗?你会选哪一首?待大多数同学回答后,呈现艾青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通过对这首诗歌的感情朗读,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过渡到本堂课的教学主题:尝试创作(学习写诗),其过程如下:

第一是补词   

例如:

              坡上

              坡下

              ————

              散落一地要求补写空缺词语,了解诗歌应有一种意境,再根据落叶形态,思考:是什么散落一地?学生畅所欲言,真的是词词精妙,说出许多美好而又意蕴深刻的词语,给众人带来快乐,带来无限的遐想……

          此环节,肖老师通过让学生填词,从中让学生们明白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个个争先恐后,举起小手,说出了许多意象深远的词,比如,离别的忧愁,夹杂的回忆,甜蜜的时光,无限的期待,燃烧的岁月,时光的吻合,迟来的阳光,再见的约定,沉默的心思,心灵的碎片,丝丝的惆怅,两岸的情怀……被激发的灵感,就这么一一闪现出来。你瞧,课堂上的学生个个都成了诗人,这皆源于肖老师的巧妙引导啊 !

第二是续写

首先出示“秋天来了”

                叶儿黄了

                秋天来了

                  ————

要求续写:秋天来了,……怎么来写诗?肖老师让同学们读任务单的内容“努力为自己的情感寻找一些具体的形象,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发情感,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讲究韵律,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整体节奏舒缓明快。”明确了写诗可以直抒胸臆 ,可以把情感与形象融合在一起。

        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思维敏捷,创意无限,由所见、所闻乃至于所感、所悟,续写的更有意境,更有诗意,更有意蕴了。原来每片叶子都是时光的浓缩啊!就这样学生们轻轻松松地续写出第二节,第三节……最后,把同学们说的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首诗,如下:

                      秋天来了

            叶儿黄了,秋天来了

            果儿熟了,秋天来了

            风儿凉了,秋天来了

            故乡远了,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岁月走了,秋天来了

          思念浓了,秋天来了

          父母唠叨了,秋天就来了

            ……

三是仿写

        仿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假如我是一枚秋天的叶”为起始句(开头),自由发挥,创作诗歌。 写前肖老师做一提示,注意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第二,品味诗歌的语言;第三,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人既与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把自己选择丰富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第四,体味诗歌的情感,可以说是抒发情感;第五,体味诗歌的理性美。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借助特有的一项,以清新的语言,道出耐人寻味的哲理,了解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者是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情感情思的意象。并说,欣赏朗读《我爱这土地》是否激起了你创作诗歌的热情呢?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我们也可以创作一首诗,发挥想象,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在肖老师的有效引导、点拨下 ,同学们的创意诗文,为自己的情感寻找到一些具体的形象,凝练的语言,明快的节奏,还有那份厚重,无不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会场师生听到一个个朗朗上口的句子,一行行韵味十足的诗篇,掌声不断,赞声不绝!

        听到这些让人回味无穷,浓浓诗味的篇章,老师指一名学生读任务单中的原句“也许写诗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也许你的诗还很稚嫩,这都没有关系,大胆尝试体会一下诗歌创作的快乐吧!”

        最美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这快乐、享受的氛围中,肖老师回到开课话题中的“坡上,坡下 ……”,他用富有磁性的声音说:“让我们改用一下词:

                台上,台下

                  冬天的诗句

                  散落一地

下课!”  圆满结束本堂课的教学,让人意犹未尽,沉浸于课堂,久久不曾散去。

        这就是教育的美好姿态,如肖培东老师所言:“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语文课,就该是这样的和风细雨,这样的清风明月,这样的灵感涌动,这样的意味深长……很感谢白马王子肖特给我们带来这样朴实、精彩、完美的语文课堂,学习了!

散落于课堂的诗和爱

        下午,肖培东老师为大家作了“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的主题讲座。他激情洋溢的表述了自己对语文意图的探索,对语文教学的体悟,对语文课堂的追求,对教好语言的执着,对学生的挚爱与尊重。听此“意图、语言、学生”六字的概括,反思我们对自己的教学,理应着眼思考怎样关注到学生的进步,关注到学生正确熟练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和提升学生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关注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增强。

        听了肖老师给我们带来朴实、完美的语文课堂与精彩讲座!感动之余,生出颇多感慨,揣摩,感悟,体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