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米尔.汗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谈教育

2017-06-10  本文已影响491人  陈紫玉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但有些时候它有个前提,就是首先需要一个强大的认知头脑,否则光有心灵美,也爱莫能助。

比如:碰到一个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伊桑。

继《摔跤吧爸爸》之后,在孩子生日这天一起看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之前没戴眼镜,看不大清,片子也很长,但在影片最后,镜头转向他和老师的作品时,开始看清了,因为我的泪水从那一刻开始没有停过,形成了天然的眼镜。他们的画没有语言,却包含语言远远不能表达的震撼,直冲宇宙与灵魂的最深处,我被狠狠地击中了。

画太美了,我一遍遍地回播,睁大了眼睛去感受。眼睛一直都湿湿的,《地球上的星星》教我们如何舍弃自己的主见,去发现美,并用正确的方式,去关心一个需要被关心的人,他们有我们无法想象的未来。

电影讲述了一个有阅读障碍的9岁男孩在老师的悉心呵护下敞开心扉的故事。男孩被扣上弱智的帽子,到了崩溃边缘,所幸代课的美术老师尼克创造机会让他展现绘画天赋,使其重拾自信。这教育理念给予我们重大的启示: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但是拥有这样发现美的眼睛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首先需要一个强大的认知头脑,甚至这是先决条件,否则他妈妈就是例子:光有爱子之心却不懂儿子的真相,照样无能为力。

“地球上的星星”,不是不存在,是你没能力去看见。这个孩子,就是那颗星星。

可像尼克这样自己幼时有过阅读障碍体验,又懂得科学理念和方法愿意付出个人额外时间的贵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碰到呢?

所以看到他一路用不同的方式特殊指导伊桑学习时,除了感受温馨,我还多留了一个心眼,记录他的方法和步骤。这才是价值所在,认知空白急需填补。

(无兴趣看具体技术层面的人可绕道到最后,直接看我的小故事。)

1、观察孩子异常,展开全面调查。人、事、物并研究其作品功课,几管齐下。形成初步判断,发现孩子主要核心的问题是阅读障碍,比如:1视空间障碍比如镜象处理现象b d p q不分,阅读时视点与字节对应困难。。。2顺序认知障碍,saw看成was,很多数字障碍也会相应有关。。。。。。

2、回到学校讲述爱因斯坦、达·芬奇、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名人在童年时都曾遭遇阅读障碍的困扰以此鼓励伊桑。而他自己只是和他们类似的聪明孩子。他并不孤单。

3、用独特的方式进行阅读书写训练:

文字本身长什么样是没有意义的,无法识别的。后来人们是通过各种意义和方式的联系赋予了它意义,才被逐渐认知。比如尼克教a时就做了这么多步骤:

1、调动五感,帮助孩子运用多种感觉通道,诸如视、听、动、触等来辅助阅读,电影中都用到了,还有手工做字母呢。这意味着这个a有了立体的生命,和他也有了关系,才被他重新认知。

2、字母放入意群中学。这意味着这个A有了更多实际的伙伴,有了新的意义,再被他所刷新认知。

3、循环重现字母(在一篇绘本里,集中重现带字母M的词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幼儿期押韵的有规律重复节奏的儿歌或故事,会特别受儿童喜欢,更容易被复述。

综上,他其实是调动了图形视觉、沙写触觉、平面和立体空间感、故事记忆、情绪安全感等各种科学的辅助方法。

4、循序渐进。尼克教他数字8的识别,特意选用了方格黑板,先让孩子随性写大大的8,写对了慢慢缩小范围,直到写入规定的印刷体大小的格子。这样循序渐进,8不再在他面前舞蹈和变形了,恐惧自然消失了。

。。。。。。

作为教育行业中探索的我,看得很过瘾,也很感动。特殊教育其实是从普通教育开始深入的。从我自己能辨认和分类他的方法就可以一观。

我在教学中碰到过一个多动症学生,从功课结果看其实他掌握的很好。但是行为和情绪很不受控。比如他会写的特别夸张,一会儿很大很大一会儿很小很小,一会儿去碰同学,打同学,发出怪声。。。。。。由于他的行为引发矛盾不断,深入了解才知道他家庭背景给予他的支持太少,同电影里一样,甚至是反作用。父母不管,外婆带,被抛弃感严重,父母一栏孩子直接填“孤儿”。外婆宠溺、焦虑,偏袒,语言刺激频繁,还给他吃药,一吃药其实他会加强自我暗示和抛弃感,呆呆的呆几天,等待新一轮。。。当时他又在课堂上碰疼了隔壁小组的女生,女生向我告状了。

我课后单独找他,企图从动机和共情角度谈判。我问他,她说的是真的吗?因为我看见了,我需要他自己先认识到事实基础。他倒没有反驳。后来我问他是不是觉得很孤单,所以想找人玩。他沉默了一下点头,不再像对着其他老师那样耗费精力用于反抗和攻击,之后一段时间他找到了更合适的状态去面对孤独的问题。

我请他写信给我心里的心事。每次都批阅。他也几乎每天都写。

我给他安排了一些任务,做固定的帮手,减少他的孤独感,增加他人际交往的信任感。

所以他给我写过一封信,信里反复提起要做永远的小帮手。就是这个多动症惹麻烦不断的男孩。

而之前他的奶奶曾在学校外面大肆攻击说老师都偏袒其他同学,实际上,所有成年人缺少的,和他的孙子一样,都是认知上的指导和情感上的理解。

在美国,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不少,约占15%到20%,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保守估计有5%到10%。

用认知、科学、时间融合出真正的关怀吧,唯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找回自己,找回快乐。

中国家长和老师,任重道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