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历史有意思

大明这么强盛,为什么还是会灭亡?

2020-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07b027fb035f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宁死不屈,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明朝是我一个比较喜欢的朝代,对外宣言即使是强大的汉唐都做不到。

明朝(1368年-1644年)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明朝之强

明朝疆域达1100多万平方公里(后期约570万平方公里),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东北、新疆东部、西藏、青海、南海诸岛引、今缅甸北部、内蒙古大部、越南中北部,西伯利亚东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岛,首次在台湾岛设立行政机构一府两县(东宁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正式管理台湾全岛,台湾收归中国版图引。


经济明朝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达阶段,后世计当时朝廷税收,明朝的经济规模世界第一。

明朝早期君主集权强化,皇帝大权独揽。宣德以后,皇权开始削弱,权力在内阁与宦官之间争夺。

从明朝晚期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科技发展很快。与此同时,中国也涌现了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冯梦龙等一大批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西学也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文化的交流开辟了窗口与机会,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进入了最后的加速发展阶段。

在数学上,明朝的中国数学家先于牛顿发明了导数的数学工具,而这个数学典籍的意义直到最近才重新被认识到

在工业上,煤矿开采技术也领先于世界,象煤矿瓦斯排除技术都是从中国流传入西方,还有锌的发现,锌铜合金的冶炼,都是当时中国独有的技术

科学上,在明末,一下子涌现出一大群领先于世界的大科学家,比如瘟疫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

而明朝成祖、宣宗等都亲自带兵出塞北征。明武宗甚至亲自上阵砍杀蒙古兵。

明朝和西方国家也交过战,英舰被明军大炮轰退,葡萄牙海军和明军水师交战皆败退。

正是明朝的表现,让西方几百年不敢碰中国

明成祖五次出征蒙古,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军粮的供应源源不断,这在其他朝代根本做不到


前期:明朝有全世界唯一一支能远洋作战的舰队(郑和舰队),是西方所有舰队加起来总和的两倍;陆军能够打退蒙古军队,人数一百余万;而且明朝还是那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能自造和装备火药武器的国家,明朝的火药武器无论是在先进性还是规模都是世界第一;


后期:火药以普及到军队各个基层,明军已成为一支以火药武器作战的军队;(可惜后期蛀虫情况太过严重,火铳炸膛率较高,不过各种火炮强度还是世界第一!)海军严重萎缩,但还是世界上少有的强大海军,为世界第一(但比郑和时期比起来严重萎缩)

明朝灭亡原因

第一,天灾。天灾是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15世纪,世界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全世界的气候都在变冷,寒冷的气候引发了严重的旱灾,中国是这场灾难中受灾严重的国家。1580-1644年小冰河进入集中爆发期,大明朝遭遇了千年以来最冷的极端天气,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减少,旱灾竟然长达七十年之久。持续的干旱造成了北方农业的绝收,导致陕西、河南等地灾民遍地,所以激发了严重的民变,大明朝内忧外患,无力赈灾,引发了席卷北方的农民叛乱,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农民军摧毁了大明朝在北方的统治,大明朝最终被李自成的叛军灭亡了。

第二,瘟疫。小冰河的极端天气不仅引发了旱灾,还引发了严重的瘟疫,瘟疫蔓延到了整个华北和西北。据史料记载,“山西多地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北直隶患大头瘟症死者枕藉,苦传染,虽至亲不敢问吊”,连当时的皇宫里都瘟疫横行,北京城的守备部队也因为瘟疫而覆灭,以致北京坚城轻易的就让李自成贼兵入内,鼠疫给了这个强大的帝国穿心一剑。但李自成的部队进入北京后很快也染上了瘟疫,后来大败于一片石很大程度上也与这场瘟疫有关。


第三,人祸。大明朝北方遭遇了严重的天灾 ,但南方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富庶的江南本可以支撑起大明的乱局,但崇祯上台后,干掉了一直为大明续命的宦官集团,大明朝最后的裱糊匠魏忠贤被发配凤阳守皇陵并在路上被杀。魏忠贤死后,一直被阉党压制的东林党失去了制衡,代表南方工商业主和大地主的东林党人势力迅速反弹,他们迫不及待的废除了阉党设立的矿监、税监,造成了大明财政的急剧减少,大明财政不得不重新依靠土地税和人头税,巨额的摊派被转嫁到了农民头上,让本来已经被天灾逼得走投无路的北方农民雪上加霜,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走上造反的道路。可以说,东林党的自私害了大明朝,他们不仅自己大肆兼并土地而且逃税漏税,还把摊派加到农民头上,甚至起义军打过来了仍然执迷不悟,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局势危急却一毛不拔,最后被农民军打进城拷打出7000万两银子。如果他们拿出来一半的钱用于军队,明朝绝对不会灭亡,他们还能安然的当他们的士大夫。

第四,隐患。明朝末年,由于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江南地区非常富庶,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首出八大晋商,战争期间哄抬物价,与后金也就是清朝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至于有没有卖国可以从后来清朝怎么对待他们可以看出)由于生产关系和市场需求的转变,农民们把几千年来的粮食作物改成了经济作物,造成了国内粮食的急剧减少,而从国外传来的高产作物红薯、土豆等还没有来得及推广,大明朝就亡了。这些大明朝引入的高产作物并没有挽救大明,倒是成全了满清,这些高产作物造成了满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剧增,成就了所谓的“康乾盛世”。(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个笑话,外国使臣往河里扔掉食物,岸上的人纷纷跳河里抢夺,小冰河时代过去又引进高产食物,人口增多可还是吃不饱,现康乾盛世已被教科书删除!!!)


第五,外患。由于明末连年动乱,蒙古人叛变、倭寇入侵、苗疆土司叛乱,万历发动了三大征,三大征掏空了大明的国库,大明精兵良将暴尸荒野,所以给了满清千载难逢的崛起时机,假如没有倭乱李成梁的辽东铁骑会把努尔哈赤收拾的服服帖帖,怎么会有满清的崛起。满清的崛起加剧了大明朝的危机,大明朝不得不将捉襟见肘的税赋投入到对付满清的战争中,同时在满清和农民叛军之间来回奔波,最终在内忧外患中把大明朝拖垮了,到最后大明朝连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了,可以说大明朝是穷死的。

第六,皇族。由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穷怕了,所以规定凡是朱家子孙全部由国家供养起来,因此造成了皇室成员急剧膨胀,到明末已经发展到了上百万,他们不仅消耗国家大量的财政,而且很多有王爵的皇族成员占有大片土地却不纳税,寄生虫皇族间接的拖垮了大明的财政,一定程度上说大明朝就是被这些寄生虫吃垮的。

讲讲个人看法,有人说崇祯无才无能,可是他是在位17年握有实权的皇帝,他不会用魏忠贤,不会平衡,那你真不知道魏忠贤只需要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朝堂上下都是他的爪牙,他并不想杀崇祯他只想控制他,可偏偏魏忠贤被崇祯一步一步干掉了,要说平衡看了这么多明史资料,反正我想不到怎么平衡,不知道有没有碰巧看到这篇文的大佬可以解惑。


多疑自古皇帝谁不多疑,崇祯生在皇族,看到身边阉党、官员之间的尔虞我诈想不多疑也难

刚愎自用朝堂奸臣当道,忠言逆耳,可谁不想听好话呢?他勤俭节约,衣食朴素,下面人一看,哎呦我们的皇上这么节俭直呼皇上圣明,好话听多了谁能不骄傲,皇帝知错改错不认错,这位皇陵被烧下罪己诏,天下大旱拿不出钱下罪己诏,李自成打进来死了几十万百姓下罪己诏,像极了一个知错认错也会改错的好孩子,罪己诏颁出来,下面臣子一跪,皇上圣明,自我感觉不是一般的好,可是身居朝堂高位又怎么看得到人间疾苦。

明朝灭亡虽和崇祯灭亡有脱不开的联系,但文官集团内斗天灾人祸和先朝留下的隐患显然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你怎么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