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读书

哲学、孩子和教育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21人  志强_f405

【一】哲学

晚饭后,我瘫躺在沙发上,看着傅佩荣的书,《哲学与人生》,思索着今天千字马拉松的内容。

再读这本书,与三年前相比又是一番滋味儿,正如书中关于阅读的一句话,“每隔几年,重读一本书,可以测量出自己在这几年之内心智成长的速度和方向”,对于我而言,这本书既熟悉又陌生 ,陌生的是他所讲的哲学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熟悉的是它的一些哲学观念,思想方法,有些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

推荐阅读

这时儿子走过来,对我说,“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就是妈妈和媳妇同时掉在河里,先救谁?应该先救妈妈。

我心里感到既有趣,又好奇现在的孩子脑子里都想着什么?

他接着说:“应该先救妈妈,因为妈妈只有一个,而媳妇可以再找。”

我看了看他,笑着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假如有一天你的奶奶和你的妈妈同时掉进了河里,我要先去救你的奶奶,而不是你的妈妈,是这个意思吗?

儿子兴匆匆的表情,又转换了一层思虑。

对于这种机智,我变的自得起来对他说道:“如果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你这里可以成立,在我这里却不成立,那么这个答案并不是共同的,再好好想一想”。

【二】孩子

这个星期家里买了几朵百合花,插在了水瓶里,五朵白色的,三朵粉色的。

想起了四年前,还是在儿子六岁的时候,

儿子对我说:爸爸,百合花好可怜!

我问:怎么了?

儿子说:“你看,她的花瓣都落下来了”。

2015年6岁,没接受小学教育

心中感慨,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的敏感和多情。而四年后的此时我正注视着瓶中的百合花,看到白色的纯洁高雅,粉色的俏皮可爱,情不自禁的说“这百合花白色有白色的好看,红色有红色的好看。”

家中的百合

虽然词语朴素,但却有一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审美体验。爱人却说:“你要好好说呀 要不孩子的作文也学你这样说、这样写可怎么办?”

这又使我感到了当下教育的一些可恨之处,而我却无能为力。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认为:教育是“风格之培养”,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浪漫期,精密期,展望期。小学阶段正成为浪漫期,孩子的心态充满想象力与好奇心,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与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在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本节选自傅佩荣《哲学与人生》

看到现在这种心灵受到伤害的现象,我曾说过一些话,现在再重复一遍。

【三】教育

就当下的教育,本不想多说什么,因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于周遭的怪诞,保持冷眼的旁观,比红眼的愤怒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我却有那么点爱美之心,对于祖国的花朵总是充满了欣赏与期待。所以忍不住说点什么,对于忍不住这事,实在应该埋在土里。

当谈及学校的老师,有人便发出疑问,学校里还有老师?所以奉劝父母一句,有时未必是孩子没有认真听讲,因为个别老师课堂上的耐心未必比你辅导作业时多多少。当下的孩子一旦作业普遍超过晚九点,不断的抄写,我心里就不免在想,是谁在转嫁自己的无能与恶毒!当下个别的老师怎么了?浸染了满身的欲望,连教育自己都成问题,却毫无羞耻感。当下的父母怎么了?一旦孩子上了学,眼里便只容得下分数,像极了鲁迅笔下那个等急了人血馒头的人,好像只有人血馒头才能医治与拯救好这份焦急。

在这个嘈杂的社会,我时常分不清对错,现在也反思到,对错本身没有意义,只有随大流,于大家一样围观与疯抢一样商品才算得上正常与理智,这个现象也像极了当下的教育与种种。所以我只能奉劝我自己,少说话,保留自己那份性情给孩子看。

哲学、孩子和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