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与“渔”

2022-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塞斑

上篇文章开出灿烂的花儿,和大家分享了,我认为习惯项目对于为孩子成长赋能的重要价值。就在刚才,又和队友探讨的过程中,从教师课堂的角度引申出了很多关于习惯教育意义的思考...

在年前的一堂课上,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对我讲的内容毫不关注,趴在课桌上,左顾右盼... 我试着通过翻转课堂互动的方式换回她的注意力,也试着提醒她我们上课的要求。但总是提醒的当时,得到略微改善,没过一会儿,就又变回原来的状态。最后更是吵着嚷着要下课,整堂课上的我精疲力尽。一度质疑自己今天的课堂内容设计的是不是有些过难了,可直到我看到一包薯条的出现...

在说下课的时候,我看到孩子迅速的伸手拿出了一包薯条,然后快快乐乐的跑出了我的视线。我似乎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我的课对她不具有吸引力,而是因为有那么一包薯条的存在。而从一开始就没有搞清楚问题的我,就这样被动的承受了一包薯条所带给课堂的一切混乱。

而这么一个小故事,仔细回想,仿佛是一场蝴蝶风暴。因为如果孩子没有把那包薯条带到课桌上,或许就没有了后续的一切。虽说时光无法倒流,但或许习惯项目能帮助我们,为更多的课堂创造那个“如果”...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老师我想都经历过线上教学的课堂环境。隔着网线的两个世界,却通过一块小小的视频空间相互呈现... 太多的时候,我们在镜头中看到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会本以为这是问题的开始,却不知早已经深陷风暴本身。

可与其应对一场风暴,何不去试着让蝴蝶少拍那一下翅膀。与其被动的承受着孩子最初一个小选择、小行为所带来的一切后果,为什么不从普通教学的课堂中独立出来,回到塑造孩子行为的根本源头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面对课堂中学生的各种问题,我们总在和结果斗争,却很少深入事情发展的源头。“让孩子把薯条移出视线”,或许简单。但今天是薯条,明天可能还有别的。我们不可能为孩子规避掉所有影响课堂存在的事物,而该未雨绸缪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管理控制的意识与能力。

所以习惯项目对于每一个教师,对于每一场课堂,都是“渔”而非“鱼”。而最好的教育,我想,便是授人以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