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焦距:晨读&话题】何必呢?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一些事情而产生不好的情绪,要么折磨自己,要么迁怒他人。可是,等情绪稳定、怨气消散后,通常又觉得很不值得,如果当时能够控制好情绪,就不会伤人伤己了。
何必呢?
今天的剽悍晨读给我们带来的书是心理学大师埃利斯的代表作《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并给我们分享了当坏情绪来敲门,你该怎么办?共有三点精华内容:分别是识别坏情绪,坏情绪的来源,以及调教坏情绪。
深呼吸,笑一个001 为什么对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发脾气?
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很奇怪,对一个不认识的人,我们可以伸出援手,可以耐心解答,可是反而对自己越是亲近的人脾气就越大,为什么?
1、绝对化
在与外人相处时,我们往往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但面对家人,我们的耐心就很有限,因为我们认为家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我们的。
一般来说,确实是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其实家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点对点的和我们达成充分的理解,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自己也并不能够时时理解和支持亲人的需要和想法。但是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顺利,我们常常会想:“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别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罢了,怎么你也不懂得呢?”这样越想就会越生气,让自己跑到一个信念的极端里。
2、概念化
比如,恋爱中一方会要求另一方说“我爱你!”另一方说,说什么呀,怪肉麻的。前者拼命要后者说,然后自己就开始虚拟,他为什么就不能说声爱我呢?他是不是不爱我?最后越想越伤心。严重的还可能向对方发脾气,闹矛盾。而可能事实是后者是非常爱他的,只是因为不喜欢这种表达爱的方式。
我们不能在没有充分的观察下就做轻易的判断,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
002 不要让你的“情绪”影响到孩子
为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指针。父母在家中情绪友善平和,待人接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吵架斗嘴,则会让幼儿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这让我想起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节选最后一段: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003 当坏情绪来敲门,你该怎么办?
第一步:马上察觉我是不是反应过激了?思考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能想到这里,气已经消了一半。
第二步:用ABC模型分辨下,想想你自己的信念有没有绝对化、概念化和糟糕化,思考到这,基本上进入了理性解决问题的模式。
第三步:静下心来想想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比如其实做不好也是可以接受的,又或者这件坏事是塞翁失马。
愿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能够很好地运用以上方法,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宰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今日话题】迄今为止,你收益最大的一段时间或者一次经历是什么?
去年五月,被学院推荐参加省局廉政演讲比赛。硬着头皮答应了,连续半个月每天夜深人静时写稿子、改稿子、背稿子、做PPT、配乐、练习体态语、卡音乐时间点……
最终,预赛决赛双第一。
感悟:没有过不去的坎、靠人不如靠自己、练习练习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