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道@IT·互联网商业管理观察

解读定位 | 到底何为定位?

2017-09-01  本文已影响205人  解惑者

定位作为一个营销概念,定位思想为何如此风行?

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上,过去十年的特点可以用“回归现实”来形容。如“莱特(Lite)啤酒”所称“有着你想在上好啤酒中得到的所有东西,只是量少一点。”

图片来源网络

富有诗意吧?对。很有艺术性吧?对。但同时也是对基本定位直白、明确的解释。

如今你要想成功,一定要脚踏实地。真正值得考虑的现实,就是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早已存在的认知。

就创造而言,去创造某种并未存在于心中的事物,即使是有可能,也一定是日益困难的。

就创造而言,去创造某种并未存在于心中的事物,即使是有可能,也一定是日益困难的。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现今的市场,对过去发生效果的策略,已不再有响应。实在是因为有太多的产品、太多的公司以及太多的营销噪音。

定位怀疑者最常问的问题是,“为什么”。

为什么营销需要一个新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

传播过度的社会

答案是:我们已成为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谈论你的广告的冲击力等于在过度夸大你提供的信息的潜在效力。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与市场上的现实情况是脱节的。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

人的心智是海量传播的防御物,屏蔽、排斥了大部分的信息。一般而言,人的心智只接受与其以前的知识与经验相匹配或吻合的信息。

一般人可以忍受别人对他们说一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这说明了“新闻”为什么是一种有效的广告方式。)但一般人不能容忍别人说他们的想法是错的。

图片来源网络

过度简化的心智

不要试图改变人类的心智成了定位理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这是营销人员违背得最多的一项原则。说实话,很多公司每天都在浪费数以百万计的金钱,企图改变潜在顾客的心智。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的唯一防卫力量就是过度简化的心智。

除非能废除每天24小时的自然法则,否则就不能把更多信息塞进心智。

普通的心智像滴水的海绵,充满了信息。只有把已存的信息挤掉,才有空间吸收新的信息。然而,我们却想继续不断地把更多的信息塞进已过度饱和的海绵中,同时又为无法使人接受我们的信息而感到失望。

当然,广告也不过是传播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我们采用形形色色使人迷惑的方法互相沟通,其数量则以几何级数增加。

媒体可能不是信息,但却大大影响信息。媒体更像过滤器,而不是传递系统,只有极小部分的原始资料最终会进入接受者的心智中。

而且,我们接受的信息又受到过度传播的社会本质的影响。“辞藻华丽,千篇一律”,在传播过度的社会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且不说它们确有效果。

简化信息这个定位观念又进一步发展成我们“一词占领心智”的理论。例如,沃尔沃用的是“安全”一词,宝马用的是“驾驶”,联邦快递是“隔夜到达”,佳洁士是“防蛀”。

图片来源网络

尽量简化信息

应对传播过度的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简化信息。

一旦在顾客的心智中拥有了一个词,你就得利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

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洁越好。你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你一定要抛弃意义含糊、模棱两可的语词,要简化信息;如果想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就要再简化些。

依靠传播为生的人,都知道尽量简化的必要。

比如说你要协助一位政客参加选举,在面见这位政客5分钟内,你对这位政客的了解会比普通选民未来5年对他的了解还要多。

因为你的候选人的信息很少会进入选民的心智,所以你的工作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传播”。

你的工作其实是筛选,筛选出那些最容易进入心智的材料。

阻碍信息发生作用的是传播量,只有当你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后,你才能通晓解决之道。

当你想为一位政治候选人或一项产品,甚或是你自己的优点进行传播时,你必须把问题本质找出来。

对你的问题,不要在产品之中,甚至也不要在你自己的心智中寻求解决之道。

问题的解决之道,存在于潜在顾客的心智中。

换言之,由于你能传递给接受方的信息是那么稀少,因而你就应忽视信息的传播方,聚焦于信息的接受方。你应聚焦于潜在顾客的认知,而非产品的现实。

把焦点集中于潜在顾客而非产品,你就简化了选择过程,也学到了原则与观念,这有助于你大幅提高传播效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