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四大书院之的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位居棉城东山之麓,即今潮阳第一中学校址。毗邻风景区,环境幽静。院址昔年原为东岳庙。庙始建于唐咸亨二年(671年),至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黄一龙将东岳庙改建为韩祠,嗣后改为东山书院。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县唐文藻将书院修缮,增建景贤楼及厢房60余间,供童生肄业之所。
同治年间(1862~1874年),潮州总兵方耀及知县张璇、樊希元等筹款重修,由本县绅士王大勋、黄庭经、姚弼贤等监督办理。方耀并为书院置租谷150石。至此,东山书院规模、经费等比较完善。
东山书院设山长1人。讲师一二名。由知县聘请担任。书院招考正课生30名,附课生20名,俱由官府按等级发给课生灯火费。教学内容为四书五经,学做八股文,每月初一、十五日两课,并逐月举行课试。每试成绩之前三名受奖励。课试内容多为科考的预试。此外还考诗赋及古文策论,称小课。
清代,曾在东山书院担任山长及讲课著名人物,计有: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邑人举人郑策名,为首任东山书院山长。嗣后历任山长为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邑人进士郑安道,道光十四年(1834年)邑人举人余用宾,咸丰年间(1851~1861年)嘉应(今梅州)人进士李铿载,光绪十八年至十九年(1892~1893年)福建上杭人进士康咏,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台湾人进士、爱国志士丘逢甲等。
余用宾曾为书院撰联多副,其中有:东临渤海难为水,山到衡嵩不让尘。东观藏书百家考义,山公持正一字拔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知县叶大同,曾为书院撰联;北斗仰昌黎乞取文星开后学,东山同谢傅愧无霖雨及苍生。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山书院改办东山高等小学堂,总教习为陈枚,是当时潮阳最高学府。民国4年(1915年),东山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东山中学,首任校长萧凤翥。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潮阳高级中学迁此。1978年改称潮阳第一中学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