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Gentoo/Arch/FreeBSDLinux我用 Linux

Linux__网络管理__OSI与TCP/IP系统初识

2020-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郭千岁呗

OSI系统简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1.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

2.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

3.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框架

OSI系统:全世界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

应用层 | 应用程序/元数据

表示层 |格式/压缩/加密

会话层 |会话/全双工/半双工 (身份信息)

传输层 |分段/重组/端口号 提高传输速率

网络层 |ip地址/寻址/路由

数据链路层 |mac/局域网

物理层 | 传输介质 比特流

TCP/IP系统5层结构: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4层结构: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OSI系统和TCP/IP系统的区别:

OSI:推出时间早,只有理论,没有实践

TCP/IP:美国军方实践、总结出的理论,当今的通信标准

TCP/IP:数据单元:DU

应用层数据: AP DU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传输层数据:segment DU 分段数据单元

网络层数据:packet DU包数据单元

数据链路层数据:frame DU 帧数据

物理层数据:bit DU 比特数据

封装和解封装:

应用层:用户信息转换为数据,以便于在网络上传输

传输层:数据转换为数据段,并且在发送方和目标方主机之间建立一条可靠的连接

网络层:数据段转换为数据包或者数据报,在报头加上逻辑地址,这样每个数据包都可以在互联网网络上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数据包或数据报转换为帧数据,以便再本地网络上传输。在本地网段上,使用硬件地址唯一标识每一台主机

物理层:帧数据转换为比特流,采用时钟方案,数字编码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