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终身幼儿园”
你是否曾展开想象:我们和下一代正通往的“创新型社会”,会是什么样的?
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飞速发展,正一步步解放人类的生产力,我们终将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创造性的生产活动中。我们的孩子,约有2/3会在将来从事目前尚未发明出来的工作。如何为自己和下一代培养面向未来的创造力?
“终身幼儿园”欢迎你。
面向未来的“X型人才”
“终身幼儿园”这个概念,源于湛卢文化最近引进的一本新书——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学习研究教授米切尔·雷斯尼克撰写的《终身幼儿园》。雷斯尼克教授是一位创新教育领域开拓者,他领导MIT媒体实验室的“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了风靡世界的儿童编程语言Scratch及在线社区平台,与乐高公司合作开发可编程的“乐高机器人”,在世界各地成立公益性的“计算机俱乐部”,培养出无数会玩又有创造力的年轻人。这本书,就是他这些年从事创新思维教育的心得集成,值得家长、教育者和终身学习者品读。
开篇,雷斯尼克教授引用了几年前与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的对话,点出本书最重要的主题。陈校长担忧,现有的教育制度侧重培养的是遵守规则和指示的“A型学生”;而能适应和改变未来社会的,应该是另一种新型的学生。他们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勇于承担风险和尝试新鲜事物,乐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而非简单解决教科书中问题。他称之为——“X型学生”。
目前,很多教育者虽认同要在课堂上鼓励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但思路仍是局限的。他们会问:如何才能找出班上最有创造力的学生,投以更多的关注和培养?在雷斯尼克教授看来,这与教育改革的初衷南辕北辙。
要应对未来的挑战,不应只支持少数创新者,而是要帮助所有孩子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帮助所有学生都成为“X型学生”,从而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未来创新型社会的积极贡献者。
被我们误解的“创造力”
虽然当今社会普遍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和重要性,但落到实际行动中,创造力的培养通常不被排在优先序列的前端。雷斯尼克教授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对创新的含义没有达成共识:
误解1: 创造力只是一种艺术表达
把创造力与艺术绑在一起,导致了很多家长认为创造力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非必需品”。其实,各行各业的人在解决问题、提出策略、开发产品时,背后都有创造力的光芒。创造力,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
误解2: 只有一小部分人有创造力
很多人觉得,“创造力”属于科学家、艺术家等小部分精英群体,不属于芸芸众生。其实,前者具有的可被称为“大C创造力”,而后者一样具有“小c创造力”。你不必能够发明回形针,但你可以发明回形针在生活中的新用法。这样的“小c创造力”能真切地改变你的生活,它是有意义的。
误解3: 创造力来源于洞察力
我们以为创造力源于奇妙的“顿悟时刻”,如阿基米德的浴缸,牛顿的苹果。其实,创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历了创造性学习螺旋的多次迭代后,我们才能被1%的灵感击中。也正因如此,创造力的培养是有路径的。
误解4:创造力无法被教授
有人认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是任其自然发展。的确,我们无法通过一套明确的规则、指导和僵化的结构,来教授创造力;但是我们仍可以、也需要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所有孩子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他们的创造力不一定能自行发展,仍需要培养、鼓励和支持。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创造一个环境,让孩子的创造力能在适宜的土壤中蓬勃发展。重点在于,把教学当成一个有机、互动的过程,这也是本书精髓所在。
新技术运用在教育中,是利是弊?
关于新技术的讨论越来越两极化——技术支持者热衷于将新技术融入教学,技术怀疑者则担心新技术的负面影响,希望孩子在传统玩具和户外游戏中玩耍。雷斯尼克教授认为,两者都有失偏颇。前者常常只是将技术和游戏外衣包裹在陈旧教程外面,或者为孩子开发出一些吸引人的程序和数字设备——这些产品的设计师在创造过程中或许投入了大量创造力,但孩子使用它们时却几乎不需要用到任何创造性思维。后者也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把过多时间花在任何一件事上都是有问题的,无论是与电子设备互动,还是拉小提琴、看书或运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质量而非数量,是孩子用新技术做了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小小幼儿园,藏着创造性学习螺旋
在探究终身学习的过程中,雷斯尼克教授发现,世界上第一家幼儿园的创立者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为幼儿发明的学习方式,正是适用于21世纪需求、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学习者的理想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方式的精髓在于“互动”“重新创造”和“玩乐”,孩子们可以运用玩具,进行创造性表达。这是一种自下而上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过程,与自上而下灌输知识的“广播式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雷斯尼克教授从幼儿园的学习方法中提炼出一个创造性学习螺旋: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再想象……这个螺旋可不断循环迭代,构成良性的创新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能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逐渐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更好地适应飞速变化的未来世界。
项目+热情+同伴+游戏=创造力
在本书中,雷斯尼克教授重点叙述了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总结出的,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基于热情(Passion),与同伴合作(Peers),以游戏精神(Play)从事项目(Project)。他以Scratch编程社区、乐高机器人和计算机俱乐部的种种事例,分别详述了这4个P在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中是如何产生作用的。
· 项目对个人具有意义,是通过制造来学习,通过创造来表达。
· 热情是最好的驱动力。通过低门槛和多途径,包容不同孩子的不同兴趣,鼓励内在动机和个性化学习。
· 同伴的协作能激发更多灵感,互补反馈,形成开放、关爱、合作的氛围,适应未来更灵活的工作方式。
· 游戏的精神在于实验、探索和挑战边界,以低成本试错,在修修补补中进化迭代。
“我是”,比“我有”更重要
在译者后记中,本书的译者赵昱鲲、王婉作为一对夫妻,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家长,谈到了他们对本书的感想——我们要技术做什么。他们引用埃里希·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一书中的观点:人有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我有”,即尽可能地占有东西,从物品、技能、名誉,到时间上的不朽;另一种是“我是”,即关注人生本身——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处在什么状态,我要做什么?
“我有”是人类本能的生存方式,但只是一种被动的生存方式。“我是”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存方式,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特别是到了21世纪,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越来越丰富,追求“我是”的生存方式已成为更明智的选择,能让人更加幸福,同时也能拥有更多。
而本书,就是用技术来支持“我是”状态的完美例子,这也是它值得读的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