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读书的乐趣(续五)
2023-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魏家读书人
随意的读书,不分地点。
如果有一次长途旅行,独自的那种,而且是乘坐火车的那种,也就最适合读书不过了。
寻一个靠窗的座位,将书本或置于前方的小桌板上,或瘫在摆平的双膝上。
带上一只耳机,让一只耳朵欣赏名家演奏出的有节奏的天籁之音,另一只耳朵依然接收车厢的嗡嗡声。读书的动作也就算完成了。于是,随着旅途的开始,自可徜徉在文字、音乐、窗外景色交汇而成的另一个别样的天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10383/f1f22bfb6f36480e.jpg)
也许,在音乐的激荡下,文字会变成一种跳跃的思维,让你更加深入文字的背后,找到个人与文字思想共振的线头,紧接着,轻轻地一拽,自有千头万绪涌上心头,甚至情不自禁的想拿起笔,来一个奋笔疾书。也许,在文字的掩映下,窗外的风景成为了书中的风景,你成为了书中的某某某,或在阳光灿烂下,演绎书中自己的精彩;或在薄雾浓云中,消解低沉而来的愁思永昼。也许,窗外的风景反向“吞噬”,旷野千里,金色飘香,在无数景色的如电影放映般飞快向后飞去时,不知道哪一棵树、哪所一闪而过的房屋、哪条不知名的小河流、甚至可以是路边的一只小猫、小狗,一下子戳中了思想的大坝,然后一泻千里,万马奔腾般活跃的不可收拾。
就拿本次的徐州之行来说,小桌板上摆放的是美国作家保罗鲍尔斯著的《遮蔽的天空》,当接近了徐州地界,天空还真就遮蔽了起来,浓浓的雾气包裹着窗外每一处景色,仿佛黑天了一般。读书的过程,自然而然成为了融入外面景色和眼前文字交织的世界,因为,读的入神,竟有些忘了下车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