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戏》看鲁迅
鲁迅为何在《社戏》的结尾说再也没有看过童年那样的好戏了?
我的观点一是看戏的环境的变化。年龄和地方的不同,让“我”看到的戏一点也不相同,在“我”小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去看,“我”在船上远远的看,“我”当时充满好奇,也没有很多嘈杂的声音,但是当“我”长大了,没有了儿童时代朋友的陪伴,没有了安静的环境,只看到有一些庸俗的人在围绕着戏台观看,“我”的兴致就被世俗化的迷雾蒙蔽住了;
第二,在两次的看戏过程之中,“我”看到的是不同的社会百态。一边是没有阶级的纯真的儿童环境,一边是充满世俗阶级压力的环境,“我”心中充满对儿童童真没有阶级性的世界的苛求,对于社会层次的现状表示无奈;
第三,其中三个原因都是心理上面的原因影响了外部观看戏剧的感受,“我”再也没有看过那样好的戏了,是因为心境的变化。我在小时候第一次去看戏,父母不让我去,然后再看过戏之后,我得到了心里的极大满足,而长大了心里没有期盼,对于人性的失望和批判让我已经没有想要去关注和认真的事情了。
戏是很多人在看的,我觉得不好看的戏就会没有人去看,但是人在心情的影响之下就会没有想要去看戏的欲望,这是真实在鲁迅身上的。
从《社戏》来看待鲁迅,可以看到这是一篇鲁迅少有的没有牵扯到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性的文章,这是一次关于童年和今天的对比的文章,视角在“我”两次看戏的经历,其中谈到童年的经历还有感受和今天做对比,表现了鲁迅对童年的怀念还有对于故乡的追思。
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重点在描写去看戏的过程,而看戏不长,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鲁迅想要人们看到这场过程,是童年时期不多的美好的记忆。
人在什么时候回回忆童年,是在外界受到伤害或者对与现实世界的很多现状感到无力与厌恶的时候,才会回忆童年的美好,然后来寻找温暖。
鲁迅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是一个能够让他回忆童年的环境,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鲁迅希望通过回忆童年来唤醒人类对于童年真善美的回忆和共鸣,在但是的穷苦世界里面,人们互相接济,忽略环境苦难贫穷的压迫,而相亲相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是我自己对于《社戏》的解读,我承认有过度解读的嫌疑存在,可能是鲁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写出这样的文章了,《阿长与山海经》的温馨是在祭奠那摆脱封建礼教压迫的长妈妈,温柔多礼而对我纵容关爱。
在这之后,鲁迅的文章之中出现的大多是国仇家恨还有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鲁迅是疲惫的,又是勇敢的战士,他象征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童年还有社会之中寻找滋养继续战斗下去的养料也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只能在体会童年的时候才能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