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工作
最早的时候以为做好工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把布置的任务搞定就可以了,现在觉得想把工作做好,需要智慧。
![](https://img.haomeiwen.com/i426671/9af0855dbae25ab5.jpg)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觉得我的思考程度不够:不够深入,同时也不够全面
在开发之前,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产品可能只是写了准备要做成什么样子,寥寥几句话。然后开发这边要想:
- 这个东西对之前有哪些影响
- 可能出现的问题
- 需要提供哪些接口
- 新老系统同时存在如何处理
如果还是按照我上面的这种说法,那么代表想的还是少,看到需求,不是说简单的理解字面意思,知道做什么就ok了。而是假想,这个东西如何以程序的方式来呈现,程序要如何组织才能展现给用户看到的东西。
如果作为开发思考到的点,还是像普通人那样只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没有深入的思考,里面所有的组成部分,那么肯定不是一个厉害的开发。
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不厉害,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达到自己要的东西,才厉害。这一点可以用在开发上
案例
有一个新的需求:要把芝麻免押从下订单前,移动到下订单之后。
如果一个草草了事的人,比如说我,就想着之前的那些芝麻免押接口都提供了,客户端直接调用不就好了吗,只是调整顺序问题,好像没啥难的,如果思考到这就停止的话,那么做的时候估计要遇到很多问题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概念
免押是用户在用我们的东西时候,不用交押金。可以用信用卡免押,也可以用芝麻信用免押
接口是程序与程序之间相互通信的标准或定义。
真正要思考的事:
- 原本下单之前可以直接进行芝麻免押,现在下单后要进行,下单之前是不是要有一个预计的免押类型,而不是确定的芝麻免押,是不是要多出一个预计免押类型接口?
- 原本下单之前就已经免押成功了,传入订单的时候就知道了订单是什么的免押类型。现在呢,有了订单但是还没有免押的类型,之前是新建操作,现在是更新操作。那么如果用户操作了一种免押之后,又去操作另外一种免押,并且两种免押都成功了要怎么办?要以哪一个为准
- 下单之后才要进行免押的话,那么如果没有免押,用户在选择免押的时候,如果免押失败了,按钮变成了灰色。可是支付宝的通知是异步的,用户已经免押成功了,可是支付宝还没有告诉我们用户免押成功了,用户再进入要选择免押的时候。是不是要知道当前免押的状态,这就又多了一个接口
- 最后再思考,原本定义的接口能不能重用
感受
细想之后的过程,比原先多个好几个东西,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吧。大家都很聪明,但是看的更细的人比草草了事的人厉害很多。
像有的人是一看到这个需求,就想这个只是一个顺序问题,原本的东西都写好了,没啥难度...
而另外一些人看到相同的东西,他想到的是调整顺序前东西是什么样子的,调整顺序后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对比一下所有不同的地方。
- 操作上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新的操作有没有不按常理出现的操作
- 最后想最后东西真的是一样的吗
一个细节就能决定成败,而那么多的细节都没有注意到,岂不是连比试的机会都没有。把东西想的更细致一些。
怎么做好工作
工作中给自己留的时间基本是够用的,但你对自己的要求在什么位置,如果你觉得这轻松啊,然后觉得搞定了,没事干,那么我想可能很难进步。
一件事做好了,还要继续再想,他真的做好了,很多时候都是自以为做好了,实际上只是半成品而已。要想尽办法逼迫自己思考,不要成为只会浅尝辄止的人。
最后希望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安排,把普通的人做的不普通是一项很厉害的能力,看到细节也是很厉害的能力。这些都很值得我去学习
怎么做好?充分利用给自己的时间处理任务,如果觉得没事干,那肯定不会有什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