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国学与传统文化想法

认知升级——反思=思之再思

2018-11-16  本文已影响212人  linwood
认知升级——反思=思之再思

反思,是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词。用的最多是地方就是批评人、骂人的时候。当一个人做错事,上司或家长就会要求我们反思自己。反思反思,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重回现场式的反省和思考。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从而获得更好的经验。有反思才有进步,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走向正确的方向。

认真分析反思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反思不是针对已经发生结果,而是针对已发生过程。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

比如你今天一个决定导致了错误的结果,无论是买的股票下跌了、买了一堆打折而不需要的商品、还是自己又发脾气骂人了、明明不想帮人但又不好意思拒绝等等。你在反思的时候,都不是在反省和思考这个结果有多坏,而是需要反省和思考你在决定这件事情时是怎么思考的。你考虑了什么情况和因素,经历了什么样的思考过程,从而做出了买这个赔钱股票的决定或者对人发了一通脾气的。这才是真正要反思的地方,所以说,反思是思之再思,思考已经发生的思考和过程,才是真正的反思。

最出名的一句就是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其身。解释为“人要不断思考自己、反身自己,反思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是否都做对了,做好了,那里有不足,那里有错误”。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

反思很容易陷入自责、自我贴负面标签的陷阱中。很多人在进行反思的时候,往往是单方面的自我批判。将自己因为一时的失误,单独原因的错误,在反思的过程中,定位自己能力不足,不适合这个岗位,不适合这个工作,情商低下,不够充满,不够灵活等等,满身贴上负面的标签。进行严重的自我攻击和自我批判。这不是反思,这是负面情绪、悲观情绪在作怪,这是一种逃避行为。不敢面对现实进行思考、不敢对结果进行承担的逃避行为。

真正的反思,是有方法的,有技巧,有套路的。是一种脱离情绪控制,冷静的对事情进行分析、总结、改进的过程。我从刘澜老师的理论中,学到一个方法,觉得挺有用的,挺实在的。这个叫反思的四步法:抽身而出、放下情感、转换角度、指导实践。

抽身而出,说起容易,做起来难,最难抽身的就是情绪的控制。当一件事情结果不好的时候,我们非常容易陷入情绪的陷阱中,无法摆脱,所以无法抽身。第二个无法抽身就是因为本身是当事人,所以,考虑事情的角度陷入惯性思维之中,观察事情、考虑事情的角度狭小,无法理性的用其他更大的视角或其他方向的视角进行反思。但如果你无法做到抽身而出,从赛场上爬到观众席上去观察,你很可能无法发现自己在赛场上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走到第二步,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放下情感,抽离自己,从第三者的角度看问题。小技巧的就是先将称呼改了,原来是我的,改成他的。他的这个方案怎么怎么样,他的这个事情怎么怎么样开始叙述和思考。会让自己的大脑先抽离出来,变成第三方视角看问题。或者是等事情过去一定的时间,一天、三天或一周,后再进行分析,再进行反思。

第三步,就是要转换角度,换一个视角看问题。如果你能抽离出来,成为第三者,或者想象自己的大脑飘在空中,看着坐在下面的自己,然后分析他的情况,这是一种方法。从事情或方案来看,既然出了问题,那么就表示原来做的都是错的。首先要承认这一点,然后找出错的关键点,而不是谁错了。是程序错了,流程错了,还是执行偏差了。或者是其中的选择节点错误了。

第二个就是收集相关数据和证据,对推导出来的分析结论进行佐证。如果没有资料和数据直接证明结论的,就要重新在分析一个结论。直到找到正确的结论。如果问题产生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原因分析也就很自然会产生。比如结论是这件事情的流程设计错误了,导致方案不成功,只要结论正确,那么找原因就比较简单。只要从流程的设计和节点的设置去找问题就行了。

第四步,是指导实践,也就是说,在找到原因和问题点后,要指导团队或相关人员进行纠正,将正确的方案重新进行实践,达成正确的目标。

以上这些就是事后反思的过程,是对一个思考的反思,而不是对事情的第一次思考。第一次思考不叫反思。反思是思之再思。其实事后反思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因为问题已经发生,损失已经造成,再进行反思也是亡羊补牢,虽然为之未晚。但最好的还是防范之未然,才是最高明的手段。

防范于未然,也有方法,那就是“预演反思”,是反思最有用的工具和实践方法,也是最高明的方法和手段,是管理者,领导者必须掌握的工具。顾名思义,预演反思,就是预先演习一下反思的过程。也就是在方案未执行前,问题和损失未产生之前。就假设方案失败,问题和损失已经产生。并对损失和问题进行预估和设定,然后进行分析和反思。问题会出现在哪里,哪里风险最大,原因是什么,是怎么发生的,怎么才能预防。从而达到提前找到问题,提前预防和解决的神奇效果。

反思是思之再思,失败不是障碍,不是挫折,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提升自己、强化自己的过程。而工具就是积极的反思,思之再思。从失败和问题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反思工具的熟练程度,更好的运用这个工具,成功也就是必然会出现。

闯荡世界,离不开方法论,离不开从失败和问题中学习。能学到多少,就决定了成功的几率有多大。爱迪生都说,那999次的灯丝实验失败不是失败,而是发现了不正确的方法。只有发现了不正确的方法,才知道正确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