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八十一)托儿所路过南大街小学
海淀的故事(八十一)托儿所路过南大街小学
小留流第191篇
腊月三十月光明,树梢不动刮大风。
吹得碌碡满街跑,愣让鸡蛋撞了个大窟窿!
上回聊到了败家石的故事,原本明朝米万钟要弄到勺园的败家石,结果楞是被乾隆弄到了颐和园,起名青芝岫。得嘞,甭管弄到哪吧,反正这事儿都发生在北海淀,接下来咱们聊聊南海淀的故事。
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天早上,天已入冬,四外是黑咕隆咚,就一个字“冷”,搭上呜呜的北风吹动树杈子,发出令人瘆得慌的哨音。蜷鼓在被窝里的我,听着北风的嚎叫,瞄了一眼还是暗灰色的窗户纸,愈发的感觉冷。我使劲儿偎鼓进我妈的被窝,好嘛,那里可暖和了,一边享受着我妈的温暖,一边听她和老爸在说话儿。
其实打我记事起,每天都在他们的聊天中醒来,当然他们聊的什么,大多听不懂,可今天我听懂了,老爸说:早点起吧,大林头一天去托儿所,你又刚去中直菜站上班,别给人家耽误喽。我妈说:耽误不了,一会儿把他们哥俩送到那,我就去中直,来得及的。
唉吆喂,我忽然想起来了,今天是去托儿所的日子,顿时就激动了,手舞足蹈的在被窝里就嚷嚷要去托儿所。一阵的忙乱后,当我们推开屋门时,天刚有点发白,院里三颗枣树还有上面七拐八拐的干树杈子,黑黢黢的伸向天空,随着呜呜的北风还晃悠呢。
(三角地四号)
我们走出院门,瞧,这是我家所住的三角地4号,站在门外还能看见院里的枣树。院门朝南,出门是马路,如果站在门前的土坡儿上看三角地特别开阔。
咱们聊过,海淀小镇虽属高台地带,但也有低洼积水的地方,比如洩水湖、三角地、大坑沿儿什么的。即便将近50年代,洩水湖和三角地还有很多的水,搁以前水更多了,都连成湖了,来,咱们瞧瞧。
(燕大时期的海淀小镇)
这是更早些的海淀小镇图,当时镇子北面还是燕京大学,万泉河儿流到西园、燕大和圆明园。而此时小镇水面大的地方,也只有洩水湖和三角地了,没瞧都连成片儿了。
而60年代初,我上托儿所的时候,洩水湖和三角地已经没水了,可依旧低洼,出门儿视野倍儿开阔,能看出老远,不但能看到三角地2号门前的大榆树,也能看到对面南大街小学门前的老槐树,感情隔着三角地我们门对门儿。
(南大街小学)
瞧瞧,小学校大门来了不是,您猜怎么着?这个大宅院可了不得,道光年间一位佟老哥在这儿盖了鸡鸭佟宅园,这图上都是,大门朝北,上马石一对儿,老槐树一颗,门前为御道,也是人们常说的南大街。到了慈禧年间这儿变成了军机大臣王文韶的府邸。民国时改为北平四十四小学,再后来是南大街小学。
而今天我去托儿所时,学生已经不走这个大门,改走西门了。没瞧,近西头两行排队的学生前面是不有个门,而且对面还一门,那是西院儿的大门儿。东院儿和西院之间有条路,向北到头是粮店,看见右上角儿那粮店了吗?我们一会儿就走那条路。
来,先看看眼前的大门:
(鸡鸭佟大门和老槐树)
2001年拍摄的鸡鸭佟宅院大门和老槐树,两块上马石还在,边上矮点的门不是,那是后开的,又把宅院分出一院儿去,原本这是鸡鸭佟宅院的倒座房儿。
还说鸡鸭佟大门吧,我去托儿所时,这门虽然不走学生了,但老槐树和门看的真真儿的。刚才说了大门朝北,隔着三角地我们门对门儿,得嘞,等我上学时,咱们好好聊聊这所南大街小学,曾经的鸡鸭佟宅园,还说我去托儿所那天吧。
(70年代三角地)
70年代三角地,标注“家”的小红圈儿,那是三角地4号。瞧见没有,此时门前的三角地已经填平,图中三角形状的房舍为新建的运输四场,也就是三轮车社,运输工具一水的三轮车。
虽然我去托儿所那天,三角地还是大空场儿,但见天见儿也就不新奇了,话说我妈领着我哥和我出院门,娘仨右转沿着三角地北岸向西,穿过南大街,迎面是刚才见过的高台阶粮店,这回咱们近前看看这粮店。
(南大街粮店)
好家伙,门上的匾额“南大街粮店”看的真真儿的,嘿,粮店居然开门了,别看里面黑咕隆咚,老邻居一定记得进门就是柜台,要右转走到头交钱交粮票儿,然后回到柜台前,撑开布口袋等着,说是柜台其实就是几个大木箱子,里面装有大米、白面和棒子面儿。箱子沿儿上安有一溜儿三个大铁漏斗,您就撑开面口袋在下面等着接吧。
得嘞,这粮店的故事多着呢,以后咱们聊,现在还是看看粮店前的路吧。
(南大街-高台阶粮店)
好嘛,真清楚嘿,这是95年高台阶儿粮店,那斜坡、那平开的木门,打我三岁见到它时一直就这模样儿。看那俩人前面墙内的房子,就是是南大街小学西院的教室。院墙和粮店之间是杨家井胡同,进去可通往彩和坊和港沟胡同,以后咱会聊聊这胡同。
瞧,看广告的那堆人,其实这广告牌是后来安的,我中学毕业还没有呢。但牌子后面可有个很老的小龙王庙,来,咱们瞧瞧。
(小龙王庙)
我的天哝,又看到了小龙王庙,海淀镇的庙就是多,不过能坚持到2000年的没几座,眼下这庙算一个,完了,墙上又画个圈儿写上了拆,小庙儿要完。您猜怎么着?写有拆这道老墙,岁数也很大,不是鸡鸭佟修的,就是军机大臣王文韶重修的,甭管怎么说,庙和墙能坚持到这前儿,也真不容易。
话说我去托儿所走到这儿时,庙还是这庙,只是没有门前的水泥台阶儿,有的是半截子围墙和土台儿。记得上小学时,大半夜的我们拿着大鼓和大锣站在土台上等着最高指示的下达。
得,先别管土台儿了,还是看看老墙边上去托儿所的路吧。
(南大街小学中间的路)
我的天哝,真豁亮,不但看见了粮店,看见学校的墙和教室,居然看到小龙王庙有了院墙,原来这是50年代的街景儿。
说到海淀小镇,不管是大街还是小胡同,甚至死胡同都有名字,然而眼下这条笔直的胡同,居然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它是从南大街小学中间穿过去的路,换句话说曾经是从佟氏园中间穿过去的路,佟氏指的是鸡鸭佟主人的姓氏,所以叫佟氏西路。
来,咱们看图。
(南大街小学西院儿)
瞧瞧,佟氏园主要集中在南大街小学东院儿,咱们聊过,大门楼在南大街上,后来改在了这条路上。而东院儿对过是南大街小学西院儿,早先也是鸡鸭佟买下的田地房产打算建个花园儿,但还未建成便家道中落了,一直闲置,后来变成了南大街小学西院儿。
今天我们走的就是东院儿和西院儿之间的路。
(南大街小学东院儿)
好嘛,果然是这儿嘿,这路太熟悉了,墙根的斜坡垛子、抹灰的虎皮墙。越过墙头儿是学校的教室和老师的大办公室。瞧最近那排教室,我曾在那上二年级。再前一点俩房山连一块儿的是老师大办公室,有六间房那么大,里面好多根大柱子,这小学校等我上学再聊吧。
我去托儿所的路是顺这路一直向南,看到远处街道办事处的三层小楼了吗,还没到那就是南大街小学东院儿和西院儿的俩大门,走,过去看看:
(南大街小学东院儿)
南大街小学东院大门儿,瞧,大牌子清清楚楚写着“海淀南大街小学校”。这回终于看到了小学校的大门,一进校门左手是传达室,跟是大音乐教室。往后看,俩房顶的老师大办公室这回看的更清楚了。
一歪头儿,路西是南大街小学西院儿:
(南大街小学西院儿)
好嘛,果然俩校门儿正对着,瞧,多开阔的大操场满是积雪,看似很平静,其实这操场自打我上学那年起,就开始挖,一直挖到小学五年级,就没消停过。
大家看到操场北面那排教室了吧,最西头那间是我五年级上课的教室,那是73的夏天的事儿,也是大操场被挖的最厉害的一次,连院墙都挖没了,这是要打造一座巨大的地下人防工事。
来,咱们瞧瞧。
(南大街小学西院儿)
瞧西侧的院子,仔细看,是不院墙都没了,整个操场被挖成了一个大方坑,那时没有挖土的钩机什么的,最牛的重型设备就一推土机。没瞧,操场上一条条跟地垄沟是的,那是推土机推出来的。
再看我们的教室就在沟边,推土机整天介,突突突、突突突,还上什么课,竟看推土机了,哪天聊聊推土机。。。
2019年5月2日
2023年11月14日星期二 海淀老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