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泽手记

2018-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泽居士

闲聊唐诗故事——《卖炭翁》

        隆冬时节,正是雪覆大地,寒意透骨,南山林木虽盛,却山路难行。山脚不远处斜斜置着一处茅屋,屋内陈设简陋,屋外是一摞摞早已劈捡好的木柴。还有院中那座不时有烟散出的土窑,似有些许的暖感透出。

        守在土窑旁的是位老者,只见他两鬓花白,发髻散乱,头上斜插草杆充作发簪,面容灰棚,好似已被这烟火熏了许久。他双手不时翻动着燃烧的木炭,那手上的皮肤却也如木炭般黑漆干枯。他紧了紧身上本就单薄的衣物,看看周遭的白雪和欲雪的天气,口里喃喃道:“天倒再冷些好,再冷些,炭才能卖个好价钱罢!家中钱粮早已要告罄了。”

        一夜大雪,门外院中雪已积了一尺有余了,把新烧好的木炭抬上车,慢慢向市集赶去,积雪太厚,老者只好沿着前时的车辙慢慢前行,那些车辙早已结冰,三步一滑,总算是挨到了集市。此时日头已上三竿,人饥牛乏,老者便将车靠在南门边的低洼地上,自己倚在一旁休息。

        正休息间,只听前方马蹄声渐近,老者定眼看来,原是宫里出来的差人。差人下得马来,手里持着文书,称此车木炭正是宫中所需,要尽数充作宫内留用,众差人也不顾老者心中不舍,牵着牛车,便将这千余斤的好炭一路拉至北门宫内。不多时,一差人将空车送回,老者只见这牛颈上系了半匹白纱,一丈红绫,除此外并无半吊铜钱。老者斜靠着南墙瑟瑟打抖,难不成这千斤木炭,便只值这些许纱绫么?

        不远处有一文客,恰见得此幕,心念转时便知,又是宫闱之内巧取盘剥百姓之举, 念及间,不禁悲从中来,愤而书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想那官宦之人不顾平常大众之苦,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岂是古之独有乎?此间世道,虽不多钱财宝物之巧取豪夺,却多有阿谀逢迎之辈,迎顶上之好恶,欺下属之心神,似这般,岂非猛于古哉!笔尽于此,与君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