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明 | 新金融思维训练营(七)

会计的产生与基础思想
如何判断一个生意是个好生意?一个公司盈利能力如何?
这要回到量化的分析基础上,通过一些数据指标来判别,会计主要就是处理这些量化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公司账务需要会计的处理才能对比,因此产生了一套广泛接受的标准来做账,在这个体系下面的经营成果才能被认可。这个标准都是基于两个基础会计思想:
a.权责发生制。比如,小明包子卖出去,客人从店里带走,关于包子的权利和义务就发生了转移。核心是根据商业交易的本质,是权利和义务发生转移的过程,进而确定交易是否构成收入、成本。权责发生制是最核心的基础思想。另一个核心思想是永续经营的假设。
b.收付实现制。现金的流转来确定交易是否发生。比如,老王买包子是赊账,在收付实现制上就不能计入收入。
在现行的国际做账体系中,有两套标准。非美国国家,特别是欧洲,使用IFRS。美国用的比较多的GAAP。二者主要思想是一致的,差别只是在科目,交易的处理上。如果不是专门的会计,不考专业证书(CFA考试重点),其实不用理解二者体系的差别。
会计三张表
那财务著名的三张表为什么产生?三张表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利用第一性思维原理解读会计三张表。
用例子理解三张表。小明包子铺的本质目的是盈利,因此就产生了收入、成本(盈利=收入-成本)。产生收入就需要卖包子,那就必须生产包子,需要有原材料、店面、工人、销售等有很多投入(成本)。如果开包子铺需要动用的资源(50w,自己25w,借贷25w)。实现收入后,去除成本还能盈利10w,盈利还能变成下一个过程中用到的资源,第二阶段资源源就变成了60w(赚10w)。在营收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老王等人的赊账行为,所以要进行应收账款的记录。
a.资产负债表。50w=25w(自己)+25w(自己),这个等式资产负债表的含义(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动用的资源就是自己的资产和借来的负债。
b.利润表。第二年除去各种成本,还赚了10w,就是利润(利润=收入-成本)。这利润如果投入再生产,就会进入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负债表发生关系。
c.现金流量表。今年年初现金是30w,年底是35w,现金就多了5w(现金流量=流入-流出)。整体多的5w现金就会进入资产负债表,与之发生联系。而卖包子时的流入流出,可以跟利润表的利润(收入、支出)联系起来。

利润表解析
利润表公式非常简单,净利润=收入-成本。
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都会有财务报表,这是分析股票基本面很重要的参考资料,巴菲特等大佬都仔细阅读分析。年报是了解一家公司最快速的资料,比如要从0开始了解白酒行业,去看一下茅台和五粮液的年报(几百页)找出来通读,就会把各方面披露的很清楚;还有就是去看一些刚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也会做出详尽的披露。利润表有很多叫法,利润表/经营表(Statement of Operations)/损益表(Profits and losts)。下面会分步分解:

收入部分
首先会披露收入。Topline是毛收入,扣收入税之后就成了净收入,收入还会产品线分类披露,分区域市场呈现。还有一个特殊概念,是归属部分股东的净利润。上市公司有大量子公司,要扣除子公司的净利润,得出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作为股票估值的基础。
成本部分
然后会披露成本,一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运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生产直接相关),扣除这个成本就会出现毛利润,继而可以算出毛利润率;毛利润代表着行业盈利情况,稳定行业内同类公司间的毛利率不会差太多,比如美的、格力毛利相似(套利应用、检验作假)。
运营成本通常包含三大部分:销售与市场营销、研发、一般管理费用;毛利润-运营成本=运营利润,运营利润代表公司经营效率,传统行业都在拼运营效率。提升运营效率,就是最小运营成本,来获得运营利润。
其他成本,税务补缴(递延所得税)等。这些很多小知识点可以从本质去理解。
做个总结 :收入 - >净收入(税收)->毛利润(主营收入成本)->运营利润(运营成本)->税前利润(各种收入支出)->净利润(所得税)->母公司净利润(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
经营杠杆
经营效率提到,在同样固定成本同样成本投入下,一个会计(举例某类投入)可以照顾更多收入规模,会计的投入产生作用更大,经营效率就更高,会计撬动收入就更大,这就是经营杠杆。
运营杠杆
在租金固定的情况下包子卖越多也好,请一个会计计算规模越大越好。其实就是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利润的变动大于了收入的变动,利润增长率高于了产品销售增长率。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收入变动率
其实就是“考虑固定成本之后的利润变动”与“考虑固定之前的利润变动”的比较。简单理解一个思想就好,让有限的投入带来更大的回报。
财务杠杆
除了成本之外,还会出现负债。像万科这样高负债地产公司,就要考虑在相同的借款利息下如何收益最大化,同样利息支出带来更多的经营效率。
财务杠杆系数=净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其实就是“扣掉利息之后的利润变动”跟“扣掉利息之前的利润变动”进行比较,查看利息对经营的影响。
公司总杠杆
两个杠杆同时发生作用就形成了公司中杠杆。收入增长了10%,每股净利润增长了20%,总杠杆就是2倍,这个杠杆越大越好,赚钱的效率就会很高。当然杠杆变大会导致一些脆弱性,这个也会存在一定的度。
公式上就是:
总杠杆 =运营杠杆*财务杠杆 =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收入变动率)*(净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 净利润变动率 / 收入变动率。
其实就是考察“固定资产和利息”对于利润变动的影响。
杠杆思维
杠杆是一个思维,如果自己做老板、创业、工作,让自己更可能多的放大自己的财务、人力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