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成长一点

一些杂感(7)

2018-04-15  本文已影响16人  乌卓

一、球赛

最近的球赛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好看的诸如欧冠欧联半决赛、CBA总决赛、NBA季后赛,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每支能坚持到最后的球队都铆足了劲想要拿到本赛季的一个重量级冠军。

相对而言,联赛就成了鸡肋。欧洲五大联赛冠军几乎都早早的确立优势,拜仁甚至上周就提前五轮夺冠,曼城差点在上周提前六轮。欧冠区的球队也差不多已经定下,其他的比赛也就形成鸡肋,成了各俱乐部练新兵的最好时机。

唯一遗憾就是阿森纳,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发力争四,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这两年却没有了那种劲头,因为早早的跌出争四阵营,上赛季还好,拿到第五,还有欧战席位。这一赛季妥妥的被切尔西挤掉了第五的位置,来到不疼不痒的第六名。

中超联赛也没有太多悬念,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就是看上海上港什么时候获得赛季首败,他们已经连着赢六轮了。另一个就是万达入主后的大连一方,迎来了超级外援球星和教练,什么时候能够赢一场。

再就是我有点不忍心说的,看看建业什么时候掉进降级区。

现在的建业一胜一平四负积4分,位列倒数第三。唯一的一场胜利是主场对阵天津泰达,一脚软绵绵的射门得到对方门将送的黄油大礼包,球滑过守门员的指间,滚进了球门,建业也得益于此球,1:0小胜对方。

我不想在一个月后再次回忆这个球,也不想来一句:谁能想到,这次黄油手竟然是建业赢的唯一一场球。

但是看现在的状况,似乎很有可能应验。

只怪我们俱乐部太穷,买不起大牌球员,只能被对方的大牌球星蹂躏。不知道出走后的伊沃再回到郑州,会不会庆幸自己离开的早。

二、练车用手机做桩

开车时听广播说山东德州一所驾校的教练发明了新的练车方式:倒库时把学员的手机摞在一起当桩。

这样一来学员们就会小心谨慎的打方向松离合,因为一脚油门下去,毁掉的就是大家伙的手机。

据说这个主意是学员们自己想出来的,在杜绝玩手机的同时,还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而且到了考试时候没有了手机的威胁,也许还会更轻松一点。

我不知道手机的伤亡数字是多少,想着肯定会存在误伤的状况,至于赔偿的事情,估计就是各自认倒霉了。

倒不如换一个方式,找一个更便宜点的物件当桩,比如一张红红的钱,谁上车谁就拿出一张钱放在线上,压上了这张钱就充公当班费,大家放了学还可以聚会一场。

这个应该比手机更人性化一点。

三、《我所理解的生活》

周末在书架里找到了本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里面的杂文大多是他在博客上写的文章。大略的翻了遍,好多都有印象,好多再看一遍时却又更当年感觉不一样。

这个比我整整大5岁的家伙,已经淡出我视野好久了,最近的印象就是他的两部电影,《后会无期》感觉拍的不错,像《1988》的电影版,朴树的主题曲也特别好听——那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乘风破浪》我就有点呵呵了,有点无厘头,也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他要表达什么,似乎跟那年春晚上郝建从未来穿越回来见到还在怀孕的妈妈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回这本书,我还是感觉韩寒的杂文比小说写得好,能让人在文字背后,看到一个有见地有思想的真人。

记得不知谁评价他,说如果他没有当作家,没有开赛车,就是一个上海郊区亭林镇东亭村的一个中年男人,你在村里遇见他,跟他聊了一个下午,还是能从内心深处告诉自己,这是一牛人。

很早之前,我也像成为一个这样的牛人,甚至买采铜老师的《精进》就是被它的副标题吸引——怎样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那本书我一直没有看完,里面的学习方式很细致,细致到我没有耐心去实践了。

不过我明白那个道理,想成为厉害的人,就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

于是我开始坚持写作输出,不知不觉这么过了一年多。

四、写作

写作对于我,刚开始就是一个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渠道,所以早在十几年前的高中我就写了好几本有痛仅限于呻吟的日记。到后来写作成为学习的一种方式,输入到大脑,在形成自己的话写出来,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再往后我发现写东西居然能够挣钱,于是注册了自媒体,前后也挣到一些钱。

当然钱来了困惑也来了,我看着每日收益后的数字很是沾沾自喜,但总觉得有一种矛盾,自己想表达的挣不到钱,跟风找套路能挣钱却又不太情愿。这种矛盾总是在收成不好的时候显得尤为强烈。

比如这一段时间。

挣钱少了,我就有点犹豫,是不是要放弃那种套路文,写点正儿八经的文章去投公众号,有很多想法要形成文字,又总是觉得自己文笔不行而没有实践。

我是该要把这条路试着走下去吧,在练笔中成长,这样会比那种靠天吃饭靠套路取巧的自媒体走的更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