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录:爱用“类比”的囯人要注意些什么?
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地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
问:这些天,我们聊了一些思维误区,以及应对这些思维误区的一些方法:以理性交流走出“信息茧房”;以“科学归纳法”来消解“以偏概全”;用“时间”来消除“锚定效应”;以“宽容”来化解“人身攻击”;用“我思”来对“从众心理”说不;要了解和理性评价“权威”的观点和思想;不要非理性地去追逐名人或明星的“光环”;要理性地“自信”,而不要过度,变成非理性的“自负”;要避免制造矛盾对抗的“非黑即白”极端情形的出现和泛滥;要有一点“阿Q精神”来着待是否成为成功的“幸存者”;“赌徒”相信有一种“命运的平衡力量”只是幻觉;同是表达由微小事件导致大事件发生的“滑坡谬误”与“蝴蝶效应”的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聊一聊思维误区中的“类比不当”,它指的是什么?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类比不当”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使用了不恰当或不合理的类比进行推理或判断。它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忽略差异:在进行类比时,人们可能忽略了事物之间的重要差异。虽然两个事物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类比不成立。
过度概括:有时人们倾向于过度概括类比的结论,将某种情况或特例推广到更广泛的情况中,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或例外。
忽略背景条件:类比的有效性往往依赖于特定的背景条件或上下文环境。如果忽略了这些背景条件,类比就可能不适用或产生误导性的结论。
偷换概念:有时人们在类比中使用了不一致或不相干的概念,将不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导致类比失效。
类比不当可能导致错误的推理和判断,因为它基于不准确或不恰当的类比关系。在避免类比不当时,我们需要注意识别和评估类比的合理性,考虑事物之间的实质差异和背景条件,以及谨慎推断结论。
要避免类比不当,我们可以寻找更恰当和合理的类比,确保类比关系在相关性和适用性上是有效的。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避免不必要的类比和不当的推理。
问:类比推理也是推理的其中一种方法,也称类推法:它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知它的的另一个属性也相同或相似。借助类比引发联想。
A(类比原型)具有a、b、c、d属性
B(认识模型)具有a、b、c属性
B具有d属性(或然性)
它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形式。
宋怀雄先生在一本论述中国人的思维的书中提到: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地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西方人类比用得少,是因为西方的逻辑学产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讨论中就会有意地去避免类比。但在和专业知识缺乏的人或者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谈话时,他们也不得不用类比,不然人家听不懂。
类比推理有其长处,但短处也是明显的,尤其是出现了你提到的那些不当之处时,类比推理是失效的。因此,我们在运用类比推理进行知识普及和推广、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如何确保类比关系的相关性上和适用性上是有效的,就十分重要。对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确保类比关系的相关性和适用性是有效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和措施:
选择合适的类比:选择恰当的类比是确保类比关系有效的第一步。确保所选类比的对象在属性上具有相似性,并且在相关领域或问题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注意差异和特例:类比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例。不同的事物可能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考虑这些差异和特例,并评估它们对类比关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考虑背景条件:类比的有效性通常依赖于特定的背景条件或上下文环境。在进行类比推理时,要考虑背景条件是否适用,并确保类比关系在相关的背景条件下成立。
谨慎推断结论:类比推理的结论往往具有或然性而非必然性。在运用类比推理进行知识普及、推广或论证时,要意识到类比的结论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并避免过度推断或将类比的结论当作绝对真实的事实。
结合其他推理方法:类比推理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思维工具,但不应该是唯一的推理方法。结合其他推理方法,如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推理结果。
提供合适的解释和限定:在运用类比推理时,要提供清晰的解释和限定,明确类比的用途和局限性。指出类比推理的或然性和假设条件,以便他人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估所做的推理过程。
总之,正确运用类比推理需要谨慎选择类比对象,考虑差异和特例,注意背景条件,谨慎推断结论,并结合其他推理方法进行综合思考。同时,提供清晰的解释和限定,以确保他人对类比推理的理解和评估是准确和全面的。
问:“类比”方式似乎比较适合进行“情感”、“行为”上的类比,不太适合用在科学的论证和推理上。但也有一些科学上的“思想实验”似乎与“类比”方式相似,且这种“思想实验”对科学的理论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爱因斯坦的光线(Einstein’s Light Beam)、伽利略的重力实验(Galileo’s Gravity Experiment)、中文房间(The Chinese Room)、薛定锷的猫(Schrodinger’s Cat)、缸中的大脑(Brain in a Vat)等。“类比推理”与科学上的“思想实验”有相同处和不同处吗?
答:"类比推理"和科学上的"思想实验"具有一些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相同处:
创造新的概念和理论:类比推理和思想实验都可以帮助科学家在思维上跳出传统框架,引入新的概念和理论。它们可以通过将一个领域或现象与另一个领域或现象进行类比,或者通过构建虚拟的情景和假设来推动科学的进展。
探索未知领域:类比推理和思想实验都能够帮助科学家在未知领域中进行探索和推测。它们提供了一种思维工具,通过比较和联想不同的情境或假设,来预测可能的结果和推理出新的结论。
指导理论发展:类比推理和思想实验可以用来指导和启发科学理论的发展。它们可以提供洞察力和启示,帮助科学家形成新的理论假设,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不同处:
方法和目的:类比推理是一种常规的推理方法,通过比较相似性来推断相似的属性或关系。而思想实验是一种虚拟的思维实验,通过构建理论上的情景和假设,以探索和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精确性和验证性:类比推理常常缺乏精确性和验证性,其结论具有或然性。而思想实验在科学中更注重精确性和验证性,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设计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上下文和领域:类比推理更常见于日常生活和人文领域,而思想实验更常见于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思想实验通常涉及到物理、生物、心理等领域的理论假设和推理。
总体而言,类比推理和思想实验都是一种思维工具,用于探索和推进科学的发展。它们在方法、目的、精确性和验证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对科学的理论建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问:“类比推理”是不是更适合在情感、心理、行为方面运用,因为这些方面的不确定性也相当大?
答:是的,类比推理在情感、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应用相对较为常见,因为这些领域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由于情感、心理和行为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体差异,因此很难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来得出确定性的结论。
类比推理在情感、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情感体验和心理过程。通过将一个情境或行为与另一个相似的情境或行为进行类比,我们可以借助类比所产生的联想和对比来推测和理解相关的心理和行为现象。类比推理能够提供一种直观的方式来描述和传达情感和行为的复杂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与他人交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在这些领域中并不能提供确凿的证据或确定性的结论,因为人类情感、心理和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每个个体的体验和行为都具有独特性。类比推理在这些领域中更多地是用来启发思考、提供观点和解释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用来证明事实或建立普适的规律。
因此,在情感、心理和行为方面,类比推理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思维工具,但需要谨慎运用,同时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和证据来综合分析和理解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