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0416.周成长总结
【一】强势价值观
1、看到“自我归因”的方式后,也变得习惯思考“为什么”,面对问题的态度有明显不同;
2、生活中有反面案例,弱势价值观的行为,表现为抱怨和消极,忽略从自身找办法的选项;
3、两种方式价值观,只是主观出发的方向不同,一种内向求,一种指向外部,也可理解为更深的主动和被动;
4、下一步行动:
(1)不管问题如何,先从自身思考解决办法,避免一开始就从外部认定;
(2)其实自身也有显现强势价值观,追求终身成长、保持每日自我反思,可见强势价值观也分领域,需要把这贯彻到整体行为习惯;
(3)虽然在向内求解决问题,但方法和技巧仍有短板,要继续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
【二】从找到问题到解决问题
1、与小伙伴交流学习的体会,感慨自己只会找问题、总结问题,但在解决问题方面却无法一击即中;
2、这位兄弟也经常思考,他甚至还会扣错衣服钮扣。但他解决问题,能定位本质,并从认知上解决行为;
3、对比看来,自己只从行为上来解决问题,不如更深刻从根源上处理;
4、下一步行动:
(1)不要只从行为出发,思考更深的本质寻找原因;
(2)小心因果倒置,定位错误的根源,会让问题复杂化,不妨更多的思考再行动;
(3)行是真正的知,多从“改变认知解决执行”的方向出发,但要仔细辨别此认知是否为其根本性;
(4)以此为阅读目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把“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入个人成长清单;
【三】高标准要求
1、上月记录“求其上得其中……”,其实一开始觉得是种妄想,怎么总能与最好的标准比较?
2、抛开成长思维,这会被好结果与实事的落差干扰,甚至影响信心;
3、但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妄想”并非弊大于利,反而开始高标准要求,更有自我加强的暗示效果;
4、下一步行动:
(1)新认知的出现,不要直觉性的,用之前的认知判断,应以实践得到亲身感悟再下结论;
(2)事前事后以高标准要求,复盘时以最好的结果做改进参考,不用担心“一致性”矛盾;
(3)不能因为有负面可能,就关闭选项,要用利弊综合考量,利大于弊即可行;
【四】高强度用脑才是生产力
1、类似的观点有很多可以来佐证,如注意力、专注力才是关键,“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等;
2、也多次感慨,唯有躬身入局,亲身实践体验,认真获得的总结才是真收获;
3、之前阅读的很多本书,讲如何学习都有提到,要高强度用脑,不然则是无效学习;
4、更是通过很多次观察和经历,明确注意力、专注力、脑力投入在哪,哪里都有产出;
5、下一步行动:
(1)对将要进行的事,应全力以赴投入,把所有心思投入才是态度;
(2)学习那些“执念”之人,一门心思做事,提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陷阱;
(3)要刻意高强度用脑,多花时间思考和琢磨。做事不应浮于表面,不辛苦费力是很难办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