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李煜词:诉不尽的亡国心曲,看不尽的春花秋月
他生于帝王家,尽享半世的荣华;他囚于宋之地,做着无边的归梦;他死于牵机毒,留下离别的悲歌……
或许,他会一直披着亡国之君的枷锁,但同时,他也将永远顶着“千古词帝”的光环。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而这八首词,即使代表不了他的全部心声,至少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生命中的悲与欢,苦与涩,爱与愁。
剥落历史的尘埃,穿过文字的芳香,他不再是君主,他只是一位词人。
关键词一:唯美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
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这首词的,每次读来,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情思和雨中的愁绪,无声无息,无边无际。
那潺潺春雨打湿了空气,也一定打湿了李煜的心。此刻他醒了,或许他根本就没睡,自从亡国后来到这座北方都城,他就没有踏实地睡过觉。料峭的春寒比他南方的故土更盛,侵袭着他单薄的衣衫,他又想到了从前,想到他失去的江山,想到他只能遥望的故国。
李煜很喜欢写梦,无论是“梦里不知身是客”,还是“故国梦重归”,抑或各种“闲梦远”,都吟出了他潜藏的心声。在被囚于汴京做“违命侯”的日子里,他除了思想上能做做梦,还能干什么呢?
所以,他对着春色做梦,他抚着栏杆做梦,他听着流水做梦,他看着落花做梦……他把梦写进了词里,又把词装进了梦里。而他的词如他的梦一样,唯美、清幽、凄凉。
记得曾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的评价,说这首《浪淘沙令》是李煜词中美学价值最高的作品,确然,我也爱极了它的凄美。
最后不得不说,虽然北宋亡了他的国,可是,他的词却征服了宋人,是他推动了“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转化,对宋词的兴起演变影响深远。
关键词二:悲欢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破阵子》
这首《破阵子》在李煜的词作中不是最出名的,也不是最美的,更不是最悲的,但在我第一次读到时,它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种深刻,不是因为感受到了南唐亡国前的富丽堂皇,也不是因为体会到了亡国后李煜的仓皇可怜,而是让我发现了这位千古词帝不加修饰的天真与直率。
它依旧写于亡国之后,对往昔的追忆早已成为他被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悲欢在这首词里也体现的非常明确。
首先欢乐的回忆是繁荣耀眼的。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好一派豪气艳丽的场景。李煜从生下来看到的就是如此景象,他以为自己会永远拥有这样的生活,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失去。
几曾识干戈,这五个字不禁让我心里微酸,多么坦白的后主。他知道自己只会舞文弄墨、作曲弹琴,哪里见过什么战争,于是他就坦率地说自己不懂。
既而悲凉的情绪也是真实的。他记得降宋的那日,自己是多么仓皇狼狈,匆匆地辞别了宗庙,耳边传来了离别的歌曲,那是教坊中的乐工在弹琴与他告别。
最后他对着那些曾服侍过他的宫女流下了眼泪。垂泪对宫娥——这就是真实的李煜,不见得会为国家大业顿足捶胸,却会和分别的姑娘们一起哭泣。
正因为这种天真纯粹,正因为这份才华横溢,我们无法不喜爱他,当然,这份喜爱里可能也会有同情与扼腕。
关键词三:离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都说李煜的一生,是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耽于悲哀。
这悲哀浸透在他的词作里,变成了孤独的残月,变成了清秋的寂寞,变成了剪不断的离愁,变成了理还乱的情绪。
在那些被囚禁的日子里,这位曾经的君主真实地感受到了今昔与往日的落差。再没有歌舞升平的欢乐,也没有谁能与他倾心交谈。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一个人默默地感受着孤寂。
“无言独上西楼”,这“无言”既是对他人无言,也是对自己无言;既是对现在的遭遇无话可说,也是对昨日的种种无语可辩。他能说什么呢?命运也好,因果也罢,都造成了不能改变的事实。
若问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是什么?应该是丝线吧。而在李煜心里便是对故国的离思与离愁,它们困扰着他、萦绕着他,让他心乱如麻,五味杂陈,就那样挥之不去地盘旋于他的心头。
这是我刚接触诗词时很喜欢的一首,尤其到了秋天或者站在梧桐树下,总会不经意地想起这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来。应该说这是他的词作中最凄婉的作品之一。
如此凄恻,自当放在心灵深处,偶尔念起,与其同悲。
关键词四:遗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
喜欢李煜的词,有时候正因为它单纯自然,平白如话,但里面的情感又是那么深沉,那么动人。
如果说上一首《相见欢》写了悲秋,那么这首正是体现了伤春。
在大多数词人眼里,春天不只是生机勃勃、一派盎然,它还代表着花落心惆怅,青春难再少。而对于后主亡国的处境来说,他的感慨又何其真切与沉重。
暮春,花开花谢。那林间的春红,怎经得起时节的更迭;那枝头的娇妍,又怎奈得了寒风的侵袭,再美的景致,也不过一时繁华,匆匆而过。
它像美人的容颜,和着泪水,浸润着胭脂;它如诗人的幽恨,蘸着墨汁,诉尽了愁肠。
这是很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词,字字句句都是词人的心声。
有时候不禁想问一问,李煜心中的遗恨是什么?是受降的屈辱吗?是去国的悲痛吗?还是曾经的享乐误国呢?
或许太多了,就像那奔腾不息、东逝而去的江水一样。这大概就是人生吧,恨着,也爱着;醒着,也梦着。
关键词五:远梦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南》
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首小令,那么短那么简单,可读起来又如此意境深远意味深长。
南国,那清秋的月光,会让一座楼台笼罩在怎样的光影里?而悠悠的笛声,又能带来怎样的心灵所思?
从前的日子,远方的故都,都如梦一般虚幻。有时李煜会真的梦见那难忘的一切,而有时也能只如白日梦般想想罢了。这一次,梦里的他,看见了故国的清秋。
他曾经的千里江山一片寒色悠远,那芦花深处的孤舟分外静谧悠然。于是,江南的秋,就这样随着李煜的词句映进我们心里,清幽的,唯美的。
芦花,小舟,笛声,明月,楼台……所有小小的意象,无不蕴藏着美好的回忆,有着如诗如画的精美,也有着如泣如诉的感怀。这也正是李煜的痛点。拥有过,又失去了,最是无奈与残忍。
而他所怀念的江南的春天又是怎样呢?或许我们可以跟随另一首《望江南》体会一下: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热闹的,盎然的,带着勃勃生机。
可每每做着这样的远梦,李煜的心大概早已经碎了一地吧。
关键词六:寂寞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浪淘沙》
或许对于李煜来说,亡国悔了他的地位与生活,但亡国也成就了他词作的高峰。纵览千年历史,哪一个人悲故国,能悲得过后主;哪一个人愁往事,能愁得过李煜。
真真是——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亡国后的李煜,整日都怀着寂寥的心情,度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晨昏。秋天更是令人惆怅,他放眼自己的庭院时,竟发现院内的苔藓已经爬满了台阶,而门前那一挂珠帘通常都不用卷起来,也是啊,这么荒芜的地方,这样一个没用的废人,谁又肯来看他呢?
感慨一番现状后,他的情思不禁又飘到了故国,曾经的宫殿已经沉埋在历史的销烟中,曾经的壮气也如野草一样荒废了。秋色已深的时节,晚上一天天地变凉,但天空却明净如洗,月华流着清光。回首当年玉楼瑶殿影儿动,如今,一轮孤月只寂寂地照着秦淮。
不得不说“晚凉天静月华开”真美,但其中的寂寞与幽愁,又是多么的切实而深重啊。
关键词七:牵挂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这是我所选的八首词中唯一一首李煜亡国前的作品,但其中的离恨却是那么浓烈幽长。不过,后主这断尽的柔肠,不是为家国,也不是对后宫,而是对兄弟。
它还有一个标题,叫《清平乐·忆别》。
那年,李煜派遣弟弟李从善去北宋都城进贡,却被强行关押,不得返还。后主几次书至赵匡胤,都未获许。
在国事外交中,身处弱势的南唐,他没有底气,但对弟弟的牵挂以及对北宋行为的愤懑,或许只能以诗词的方式来释放与宣泄。
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这是他的心声,也是他的无奈啊。
除了这首词外,他还在另一首《阮郎归》中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怀思过弟弟从善,写下“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栏”这样的句子。
而在这首《清平乐》里,“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真是别有一番生动。想那一生繁华的荣光,大概也敌不过这一身繁花的孤寂吧。
李从善再也没有归来,几年后,李煜降宋也被押至汴梁。虽同处一城,但兄弟俩被各自囚禁,此生仍是难以谋面。
那难成的归梦,也变成了李煜心间永远做不完的梦了。
关键词八:绝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最后一首自然是《虞美人》,它之于李煜的意义是特殊的,因为它不只是后主的代表作,还是他的绝命词。
从亡国到离世,其实只有短短的两年,但对李煜来说,或许每一天都是漫长的度日如年,孤单寂寞就不用说了,那思国思乡的情怀总会在他心底泛滥成灾,更难堪的是,在人家屋檐下,他受尽侮辱,没有尊严。
赵匡胤对他还算好的,至少没像赵光义那样过分,甚至要了他的命。而宋太宗赵光义无耻地霸占小周后,李煜怎么会不知道?他一方面恨自己无能,不能保护心爱的女人;一方面想念故土,叹人世间的凄凉。
《虞美人》的追忆情绪太明显了,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是对南唐的深切思念。故国不堪回首,诉不尽后主的一世悲愁;恰似江水东流,流不到朝思夜想的渡口。
而这一切都让身为北宋皇帝的赵光义难以容忍,也不希望日后再生枝节,于是,他用一种叫“牵机”的毒药将李煜毒死。
那一日,是中国农历七月初七,巧合的是,李煜亦生于七夕。
李煜的一生,本就该如他的生日一样,情谊绵绵,诗意浪漫。
确实,他不适合做皇帝,也本无意帝位,他只想做醉心于诗词歌赋的从嘉(李煜初名),与他的爱人琴瑟和鸣,可阴差阳错,命运让他成为了李煜(登基后更名),南唐第三位国君,亦是亡国之君。
我不想用政治的眼光去看待他,我愿意如他的愿,不把他当做什么君主,而是一位伟大的词人,多情的才子,最美的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