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击小仙女(四)
第四章 深入虎穴,真相浮出
晚上十一点,暴雨哗哗往下倒。
李忠站在便利店门口,手里紧攥着那条神秘短信。雨水顺着屋檐砸下来,像无数根针扎地。他犹豫半天,还是拨了回去。
电话接通,是个低沉的男声:“李忠?”
“你谁?”
“别管我是谁。你想不想知道苏小小为啥这么嚣张?她背后有把‘保护伞’。”
“什么保护伞?”
“一个叫‘流量工厂’的组织。专养网红,靠制造社会矛盾吸粉,再卖给MCN套现。苏小小只是其中一颗棋子。”
李忠皱眉:“你为啥告诉我这些?”
对方轻笑:“因为我也曾是棋子,现在想跳车。明晚八点,西郊废电影院,资料给你。别带人,否则——消失的就是你。”
电话挂了。
李忠站在雨里,半天没动。
他知道这可能是个套。
但也明白,如果放过机会,苏小小很快会换个马甲卷土重来。下一个受害者,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是他自己。
第二天,他请假没上班。
跑去图书馆,查了近五年网络暴力背后的产业链。
发现像苏小小这类账号,不是个别现象。
背后通常有团队:写剧本的、拍摄的、炒热度的、删帖的,形成一条龙服务。
他还查到,“星梦传媒”之前因诈骗被调查过,最后证据不足不了了之。当时负责公关的是个外号“剪刀手”的神秘人物——擅长剪辑,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难道,昨晚打电话的是他?
李忠决定去会会。
他没带帮手,但带了三样东西:
录音手机、防狼喷雾、一张备用SIM卡。
西郊电影院荒废多年,铁门锈迹斑斑。他挤进去,大厅漆黑,椅子倒的倒,天花板漏雨,空气里一股霉味。
“你来了。”黑暗中冒出个人影。
那人戴帽子口罩,手里拿个U盘。
“你要的东西。里面有苏小小团队所有操作记录,资金流向、客户名单、内部聊天截图全有。”
李忠接过U盘,用手机灯照了照:文件夹名清清楚楚,《剧本库》《舆情应对方案》《受害者筛选标准》……
“为啥帮我?”
“因为我妹妹也是受害者。”那人声音沙哑,“三年前,她被他们设计成‘校园霸凌施暴者’,视频全网传,最后……跳楼了。他们说,‘负面也能涨粉’。”
李忠心里一沉。
“所以你現在……”
“我在收集证据,准备举报。但一个人势单力薄。你需要曝光,我需要盟友。”
两人对视片刻,达成共识。
李忠带着U盘离开。
三天后,他发了第三篇文章:《流量工厂:一场针对普通人的猎杀游戏》。
这次,他不只针对苏小小,而是掀了整个产业链的盖子。
他公开聊天记录:
“目标优先选长相普通的中年男性,容易贴‘猥琐’标签。”
“冲突场景选商场、地铁、公园,视觉冲击强。”
“被打脸后必须哭惨,眼泪是流量密码。”
他还贴出财务流水:
某次事件后,账号单日广告收入高达12.8万元。
而那个休学的大学生,至今没返回校园。
文章结尾,他写:
“我们不是数据,不是素材,不是你们剧本里的工具人。我们有名字,有生活,有尊严。请你们,放过普通人。”
这篇文章,像一把刀插进了畸形生态的心脏。
多家媒体跟进报道。
警方介入调查“星梦传媒”。
市场监管部门启动整顿行动。
苏小小被传唤问话。
她男友张某想跑路,在机场被抓了。
眼看要完蛋,对方开始反扑。
一周后,一篇匿名文章在网上疯传,标题贼惊悚:《揭底“清洁工老李”:一个嫉妒成狂的网络暴民》。
文章里说:
李忠因为长期单身、事业失败,心理变态,故意抹黑苏小小博关注;
他以前因偷窥邻居报过警;
他所有证据都是伪造的,就为毁掉一个年轻女孩的人生。
文章配了“内部聊天截图”“报警记录”“精神病院证明”——看着跟真的一样。
舆论又开始摇摆。
有人怀疑:
“该不会他真有问题吧?”
“一个扫地的哪来这么多资料?”
“说不定是专业碰瓷的。”
李忠压力山大。
社区里有人指指点点:“就那在网上乱咬人的。”
领导找他谈话:“最近低调点,别给单位惹事。”
但他没怂。
他知道,这是典型的反咬一口——你快赢的时候,对方用你的招数攻击你。
于是他干了三件事:
第一,公开所有原始数据,请第三方技术团队验证;
第二,联系那个“剪刀手”,请他出面作证;
第三,向法院提交诉状,告造谣者侵犯名誉权。
最关键的是,他放出一段从没公开的监控视频——
商场对面银行ATM机拍的。
画面清清楚楚显示:
苏小小经过李忠身边时,故意放慢脚步,转身回头,直视镜头方向。
然后才大声问:“你是不是在看我?”
挑衅在先,表演在后。
视频一出,谣言瞬间破产。
网友怒骂:
“太恶心了!输不起就泼脏水!”
“这已经不是炒作,是犯罪!”
“建议追究刑责!”
李忠的名字,从“偷窥男”变成了“真相侠”。
但他清楚,真正的结局,还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