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在亲子冲突后问自己几个问题

2024-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卜彬

《超越管教》一书中写道,只要父母或专业人士“把事情的焦点放在改变孩子的行为上,那么他们就已经无意识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这种观念无视我们许多人眼里真正重要的东西,例如孩子的想法、感受、需要、主张、动机、价值观等引发了特定行为的东西。行为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表现出了特定行为的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

作者解释道,传统的管教方式或许可以暂时“改变行为,但无法让人获得成长。”他力劝成年人培养透过“行为洞察真相的能力,以此来理解激发行为的动机,以及找到影响动机的方法”。

如何才能透过行为看到深处的动机呢?

虽然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在面对顶嘴的儿子、乱扔食物的女儿或在家具上跳个不停的一对宝贝儿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到难以实施。

改变始于好奇。从现在开始,你不妨在亲子冲突后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最善意的解释是什么?

孩子当时到底在经历些什么?

在那个行为发生前一秒,孩子心里是什么感受?

孩子当时无法调节的冲动是什么?

我过去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清形?如果我也表现出了类似的行为,那么让当时的我感到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孩子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我的理解?

孩子是好孩子,只是情绪有些崩溃,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透过孩子的行为往深处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诚实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我们自然会去关注已经发现的问题,会去关心刚刚表现出不良行为的孩子。

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源自对关注或者亲密感的渴求,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孩子也就无需继续渴求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