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读罢《论语》可观人:君子小人、仁人佞人的分辨方法
【远佞亲仁】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兄弟之前也说过,读了《论语》,我的世界观产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明白了人民群众并非都是充满智慧的,其中的下愚之人绝不在少数;二是明白了世上并不是好人多,江湖险恶,君子不少,小人更多,仁人很少,佞人很多,而这便是天下无道之根源。我们要独善其身,便要远佞人,亲仁人。
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010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殆,危也。因为佞人殆,所以孔子教导颜回要远佞人,虽然这是为邦治国的大原则,但同样适用于我们。孔子还说弟子应泛爱众而亲仁,亲仁,亲近仁人。根据这两章,兄弟总结出来,我们在做到轻言重行之后,接下来就是远佞亲仁了。
1、观人之法
但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好人坏人它没写在脸上,闯江湖,混社会,没有经验是分不清好人坏人的。同样,怎么分辨一个人是仁是佞呢?圣人教过他的弟子们吗?
20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不知命,为什么就不能为君子,不知礼,为什么就不能立,兄弟在前面都已经解释过。而“不知言,无以知人”正是孔子教给我们的观人之法。要了解一个人,我们得先从他的话入手。
140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之人肯定会说出有道理的漂亮的话,反过来,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却不一定是有德之人。
120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讱,言顿为讱。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010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的人很少会是个仁者,反过来说话有些迟钝,有些木讷,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是个仁人。
刚毅木讷,近仁。
除了观其言,还有其他办法。
0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以,用也,为也。《大戴礼记》中有:
考其所为,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可以与此章相互参证。
由,从也,自也,相当于今天的介词“通过”。言其所经从,也就是“通过”什么途径方法。
所安,即安于什么。
廋,音搜。隐匿也。
视,观,察,都是看的意思。判断一个人,看他所作所为,看他采用什么手段,看他对于什么安然处之,通过这三点,完全可以认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想遮掩也遮掩不住。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荏,柔也,弱也。成语色厉内荏就出自这里。
诸,之以。譬诸小人就是以小人作比。
窬,中空也。这里是指在门上或是墙体上穿凿出的小洞。
小人形形色色,穿窬之盗只是小人中之一种。外表严厉而内心怯弱的人,就和穿过门洞去偷东西的盗贼一样。这两类人的相似点在哪里呢?色厉内荏者,常欲行无德无礼之举,因此内荏。而又怕人发现其外强中干,所以表面上作出一副严厉威猛的样子。穿窬之盗,就是想入窒盗窃,但也怕人发现,常存畏惧之意。也就是说,盗贼永远是盗贼,小人永远是小人,其色厉无法掩饰其内荏,唬不住明白人。孔子此言,应该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具体所指,今天我们已不得而知。
040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党,类也,群也。各于其党,即是各从其类。
斯知仁中的仁当作人。因为前面讲的是不同种类的人的过失,观人之过,是为了了解这个人如何,所以后面应是“知人”。有人认为“仁”就是仁义之仁,生出很多解释,但终属牵强。“仁”虽然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但不是每一句话都是在谈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种类的人,所犯的过失各有其特点。如果一个人犯了某一类人特有的过错,我们就可以断定他属于那一类人。愚者失于无知,智者则失于多虑。君子失于谦厚,小人则失于鄙薄。具体来说,冉有长于政事,却失于为禄位助季氏为无道。子贡宰我长于言语,却失于利口强辩,因巧言而乱德。
11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论笃,言论笃实。
是,无意义,是倒装的标志,为强调“论笃”而将其前置。
与,选择、赞同的意思。
一个人经常发表笃实的言论,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只是故意颜色表现的庄重一些罢了?孔子的意思当然认为,这样的人不过是“色庄者”而已,这和不以言举人一样,也是不以貌取人的意思。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小、大,皆是副词。知,知道,明了。受,承受。
这一章讲的是观人之法,讲的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通过细枝末节,通过小事,我们能判断出他是一个小人,但无法断定他就是一个君子。而若使之承受重大的任务,就能分辨得出。君子可以完成得很好,小人难成大器,必然无法承担重任。
要了解一个人是仁是佞,除了亲自观察他,还可以参考别人的看法,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不可盲从。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前一个恶是厌恶,后一个恶是善恶之恶。
桀是夏代的亡国之君,纣是商代的亡国之君,他们昏庸残暴,人所共知。相信电视剧《封神榜》大家都看过,里面的商纣王和文王武王就是鲜明的对比。现在我们说到某某无道之君就会形容他堪比桀纣,桀与纣简直成了无道之君的代名词。
纣比桀还要惨一点,我们形容某人帮助坏人做坏事就说他是助纣为虐,纣还成了坏蛋的代名词。纣王真的坏得无以复加,昏庸残暴得无以复加吗?非也。只不过一个人名声臭了,什么坏事儿,不管有的没有,都会算到他的头上。反过来,一个人若是在历史上有了好名声,什么好事儿,什么德行、勇力、才智都会附会到他身上,比如尧舜,比如孔子。所以孟子说:尧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
子贡却说,纣王确实很坏,但他的不善并没有人们传说的那么厉害。只是因为纣有了不善之名,世间之不善皆附于其一身。因此,君子千万厌恶居于人中之下流,否则,墙倒众人推,天下之恶都会归至其名下。
纣王的酒池肉林关于这一章,还有一个故事。1970年第二次庐山会议上,林彪和陈伯达借设国家主席之名向毛主席发难,毛主席称陈伯达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将其打倒,林彪亦感自危。后来毛主席为安抚林彪,有一次当着林彪的面说他是“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我们可爱的林副主席,真是“搞武的行,搞文的不行”,他当时听得云里雾里,回去查了这句话的出处,才明白毛主席此言之用意。
总之,一个人是善是恶,是仁是佞,光看大众舆论的态度是不够的。所以孔子说: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大家都厌恶他,并不一定他真的有问题,大家都喜欢他,并不一定他真的就那么好。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样的人才是真的不错。
武侠小说里常说,一个学武之人,若是能受高人指点一二,便可终生受用不尽。有时,圣人的一两句话,我们弄懂了,也会受用不尽。如这一章,便可以让我们明白,媒体有时一边倒,对某人某事,誉之,千篇一律;毁之,众口一词。这个时候不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我们要“必察焉”。为什么众恶之,又为什么众好之,众恶者,是否可恶,众好者,是否可好。要得出自己的结论,有自己的判断。
读罢《论语》走江湖:闯荡江湖时如何与朋友相交
人生就如同闯荡江湖,总要和人打交道。交友不甚,轻则伤利,重则亡命。圣人虽然不是武林中人,但在《论语》中也教给了我们与人相交的真谛。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以友辅仁,能寻得仁人作为朋友,也可让自己近于仁道,这也是孔子的“亲仁”之义。而兄弟写书,也是在以文会友,若能从读者中求得三五好友,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0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有的版本在“敬”前有一个“人”字。人与人相交,时间久了就容易出现矛盾。而晏婴与人相交,虽然长久,但友人还是很敬重他,所以称其为“善与人交”。
0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若是凡事皆依照对自己是否有利这个标准来施行,必然容易招致他人心生怨恨。
150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个人,应当和他谈一谈,若不谈,就有可能失去一个好朋友或是一个能办事的人才。一个人,根本就不应该和他说话,若是说了,就算是失言,轻则有失身份,重则受辱。而智者两样错误都不会犯。
160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乐,音勒,喜欢,以之为乐。礼乐,骄乐,宴乐,三个“乐”读作月,乐曲音乐的意思。
节,约也,节礼乐即是节于礼乐,以正统之礼乐使自己有节制,不纵欲。后面的“骄乐”“宴乐”即相对于前面正统的“礼乐”而言,骄乐即是使人骄矜傲慢的乐曲,宴乐,使人安逸的靡靡之音。
佚,通逸。逸游即是安逸舒适的生活,到处游玩。
在与人相交这个方面,我们也应该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
0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当然本章之旨,与他们的身份无关。
用,由也。用由二字多通用。
怨是用希,正常语序是怨用是希。是,代词,代指“伯夷叔齐不念旧恶”这件事。
旧恶,夙怨也。
正是因为他们不念旧恶,所以人们对他们的怨恨就变得很少。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武侠小说中最根本的一条理论: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可以说,就是从这一章阐发出来的。经不但是史的指导思想,也是所有文学形式的指导思想。《文心雕龙》里有一篇叫《宗经》,这一篇讲的就是写各类文章必以六经为宗。
160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直,正直。谅,信也。
便,有两种解释。一,朱熹认为便是便于、习孰的意思。辟,通避,便避就是不正直,善于躲避他人所忌讳的不喜欢的,而曲意奉迎。便佞,就是习于口才。二,郑玄以为便通辩,便避即是辩避,能言善辩以回避他人之所恶。便佞即是辩佞,能言善辩,巧嘴得舌的人。两种解释意思都差不多。
善柔,即是面色和善柔和以取悦他人。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责的本义是求,如求全责备,即是要求全面完备。引申为责任,批评。
“厚”字下面省略了一个“责”字,因为后面的“薄责于人”已有“责”字,若是有两个“责”字就显得重复,就是省略了一个。这句话本当写作“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多从自身找问题,少讲别人的不是,这样人也不会怨恨你,所以会“远怨”。
010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0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无友不如己者,通常的解释是:不要和学问道德比不上自己、水平低于自己的人做朋友,只要强过自己的人才可以与他相交。若是每个人只和强过自己的人交朋友,那反过来,强过于你的人认为你不如他,你想和人家交友人家还不愿意呢。孔子的意思是这样吗?应该不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难保各个方面都胜过他人,连孔子都说,为稼,他不如老农,为圃呢,他不如老圑。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数人之中便必有一人可为己师,可见所有方面不如自己的人,该是多么难找啊,又何待有这样的人与你相交呢?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什么意思呢?关键在于这个“如”字,如,似也,像也。不如己者,就是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具体来说,又有两方面意思:一,和自己不一样就是比自己差,比不上自己。如“吾不如老农”“不如丘之好学也”。二,和自己不一样就是与自己不是一类人。“无友不如己者”,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与自己不是一类人,就不要和他做朋友。一心向仁者就不要和不仁者做朋友,忠信之人就不要和不忠不信之人做朋友,刚直不阿之人就不要和奸佞谄媚之人做朋友。所以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远佞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志之道不同,就不相为谋,这也是“无友不如己者”的扩大。
120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谮,诋毁。愬,同诉,也是诋毁他人,说人家的不是。
浸,渐也。浸润,犹言慢慢地,一点一点的,像水一样渐渐地润湿。
肤受,只作用于外表皮肤。
有人在你面前说人坏话,诋毁他人,但这些话又不是很直接很犀利,不痛不痒。今天批评他人两语,明天责备他人三言,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日子久了,被诋毁的人在你心里的印象自然不好起来。这就是“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而你若能不轻易听信谗言,能明辩是非,洞察事情,使“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在你身上不起作用,这样可谓为“明”,用俗话说就是个明白人,然后才可行之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