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结尾(3)
2023-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邱同学_
一、适用主题: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汉字纵览千年岁月,横包四海乡音。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汉字,在当下熠熠生辉,也必将在未来闪耀寰宇!
——《字里行间见中国》
解析:用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名言引入,营造气势,同时体现文化积淀;接着从宏观角度拔高汉字在历史中的作用,同时灵活化用“字里行间”,并运用古典词汇,如“珠玉”“寰宇”,读来文采斐然,格调宏大。最后在古今的时空呼应中,再一次点题,强调汉字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写诗词时可以这样写: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诗词穿越千年岁月,记录沧海桑田。悲喜收于绝句,花月寄于诗篇。承载着乾坤万物的诗词,在过往熠熠生辉,也必将在今后薪火不息。
二、追求理想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恰似屈子对美政诉求,“悲莫悲兮伤别离,乐莫乐兮新相逢”,憧憬木铎摇铃之声,“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悲莫别离,乐兮重逢》
解析:这段结尾引用多句屈原的名言,皆是诗人孜孜诉求的生动体现,作者借此表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相比大白话论述,这样的表达具有古典意境美,文质兼备,是升华文章的亮点。在写其他主题的文章时,也可以找到贴合气质的诗句进行排列,成为作文的升格段落。
描述青年报国可以这么写: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青年的拳拳报国之心恰似辛弃疾对上阵的渴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憧憬建功立业之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