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成长励志读书

重构个性,理想生活(下)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10人  予雉行

(六)道德

这里还要说一下什么是道德。如果看一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便可以明白,道德不等于对社会的贡献,更不是来自于统治阶级的说教。如果你再看一下罗素的《幸福之路》就会发现,那些统治阶级的说教只是扭曲的道德观,给社会带不来贡献,更给不了我们幸福。纵观整个哲学历史的精华,道德来自于人们的理性,这两个字所包含的,不是繁文缛节,而是自由、平等、尊严……

“认识自己在整个人类历程中的地位”,从来不是说消融了自己。恰相反,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重新发现了自己。在过去的多少年里,人们在传统道德观念的统治下丧失了自我,而今,当自由平等之声唱响大地,人们抛弃了传统,却依然没有找到自己,取而代之的则是空虚、浮躁、“吸毒”、疲惫。在过去,人们是生活的一个元素,拥有自己的位置,却从来不属于自己,也就不能说找到;而现在,人们在生活中寻找位置,却一直在流浪,走走停停。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如果没有认识自己,也不可能找到生命的归宿;如果自己的追求背离人类永恒的理想,最终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七)生活

记得我说陶渊明就是个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小市民,尽管诗写的不错,但思想境界当真不高。两个人同时隐居山岭,一个逍遥自在,不食人间烟火,另一个则饮酒作诗,期间尽言山间快活。试问,一个当真快乐的人,怎么还有闲暇去注意自己有多么快乐呢?庄子说至乐无乐,只有逃避世俗的不快,才会追求自己快乐的多少。亦舒在《理想生活》中说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如此而已。

就像大智若愚,理想生活不一定非要惊心动魄,我也不是说要有多么崇高的道德建设。平静的生活,热爱生活,拥抱理性,崇尚道德,仅此而已。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的原因则是我们或者在追求不可实现也没有意义的目标,而在实现不了时就否定一切,最终匆匆选择了一个人生的图样。这不是自我,而是自我的异化。不论是前一个匆匆的理想,还是后一个匆匆的规划,都不是自己真实的追求,而是生活遮蔽了自己的判断力。认识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反思的结果,我们会有冲动,会做错事,我们第一面见到一个事物,不论是有好感还是坏感,都有可能是环境影响下错误的感受。或许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但那真实的感受却不一定来自于你见到的那个事物。这就是异化的来源,唯有之后的反思,你才能发现你真正的想要,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但人生短暂,我们不可能自己去经历一切,还有时间自我反思,即使有些不一般的哲学家可以做到,但就像康德,当他看到一切时,只能拄着拐杖,散步也走不了多远了。前面已经说过,个人从来都是和人类统一的,人类思想史也是个人成长史,区别只在于这个人在思想上走出了多远。于是说,为什么我们不用历史的经验,指导我们追寻的方向呢?看见整个人类文化的本质不仅仅是认识自己的一部分,也是认识自己的一个便捷的技巧。我们或许不能如有些大哲学家一样在人类思想史上走的更远,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到尽头,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苦短,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可以成为他们的理想生活。

(八)结语

如果最后让我给理想生活下个定义,我会说那是一个人能够选择并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真正的理想,而在现实中一个人能够选择,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而这离不开每一个人对人类永恒理想的追求,离不开心中的道德,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幸福。

如果让我再说说怎么拥有理想生活,我会说你需要在人类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存在,找到自己想要什么。你还需要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气,即使世间的一切都在阻挠着你。因为你要相信,你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唯一的幸福所在,即使有时痛苦,但至少你没有沉浸在虚假的欢乐之中。既然幸福是一种后反思的结果,那么多年以后,当你在人生的终点反思人生,你会说这就是你想要的理想生活,而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