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 礼 • 乐
2024-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笨钟
今天学习《诗经》第三篇“八佾”,佾,读yi,是行和列的意思。一佾为8人,八佾是指六十四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八佾,诸侯、卿、士分别只能使用六、四、二佾。文章以“八佾”为题,主旨是讲“礼”。
孔子认为人先要有仁,才会有礼和乐。
尊礼要宁俭毋奢,在丧礼中重视真情实意,胜过在仪式上大张旗鼓。
真正的君子没有什么可以与人相争的,就算是射箭比赛,也要遵循礼仪公平竞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思吧。
王孙贾问孔子应该去向尊贵的奥神祈福,还是向有实权的灶神祈祷,孔子回答他:“得罪了上天,向谁祈祷都没有用。”
而对于君臣相交的原则,孔子用了上级和下属之间用“礼”和“忠”两个字阐明。
现实中用得最多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三个词,原来出自这里,这样说来,礼仪的真谛是“沉默是金”么?
“尽善尽美”这个词也来源于这篇文章,《韶》、《武》古乐,美说的是旋律,善讲的是内容,也是讲艺术的本质和表现形式的关系。
最后孔子以“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三种反面教材,提醒我们“非礼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