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点医学理论汇总哲思旅行·在路上

论热能与寒凉伤人(原始点)

2019-07-26  本文已影响16人  e3e981f45c45

    身体随时都得变化 ,而任何变化都会消耗热能,故体内的热能只会不足,不会过多,根本不存的中医所谓的热性体质。既然无热性体质,所有体质全属寒性。那么还需辨证论治吗?故其四诊及各种辨证论治亦属多余。再说,既然无热性体质,则虚(寒)火、上热下寒、表热里寒、和寒热交杂等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何况寒热性相违,不可能在一体并存,就如同生死、明暗、前后、缚解。

      保健之道需注意身体的变化,随时补充内外热源。否则一旦热能严重不足就会使体伤进一步恶化,造成患者感觉错乱,而出现假热之症。如怕热、灼热感,红肿热痛、发烧、潮热,口渴喜冷饮等。以上症状不但不可冰敷及服寒凉性药食,还需在按推后温敷及服温热性药食。

        那么寒凉性药食,如点滴、疫苗、抗生素、消炎止痛药、退烧药、类固醇……以及寒凉性中药、生机饮食等,既然会消耗热能而加重体伤,为什么有人服食一开始也会有轻安、舒适的感觉?甚至一段时日后症状也会消失呢?这是由于这部分人体力还好,身体的热能尚足以消化吸收寒凉性药食而直接抑制症状。但于虚弱者,寒凉性药食不但不能被身体吸收运作以抑制症状,反而因其透支热能,加重体伤,导致症状反复而拖延病情。甚至诱发其他疾病。然而即使最后使病因改善、疾病痊愈的,其实是靠自身热能体力及组织运作的修复。但这却让病人及医师误以为是这些寒凉性药食的功效。有人因此长期服用寒凉性药食。而忽略了背后热能的下降,体力的衰退,直到症状开始恶化,却仍执着于最初的感觉,而继续服用,如此颠倒必陷危殆。

        体内热能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因素,试看人之将死,皆因热能耗尽,体力不支所致,但体内热能会随着年长体衰而越来越弱,因此要延长寿命,纵使无法改变热能趋弱的事实,但起码也要延缓其衰减的速度,故日常起居及药食一定要避免寒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