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只有一件事》有感四

2024-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橙子_安宁

读《人生只有一件事》有感四

你愿意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忍不住想起了一则广告,I DO。

当然这则广告的场景是温馨和谐且甜蜜的。

求婚的时候,一个信心满满的问,你愿意吗?一个肯定十足的回答,我愿意。

如果生活中时时能够如此,该多好啊。

凡事,一个问,你愿意吗,另一个答,我愿意。那估计,每个家庭里都是温馨满满。

但实际上,无论生活中,工作中,夫妻,母子,母女,婆媳,百分之八十的时候,可能都是,一方堪堪开口,你愿意吗?另一个就明示或者暗示,NO NO NO 。

咱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吃亏是福,多做是福,可现在看来,很少人能够听进去且记住。

这里也包括我自己。

说到具体的,有时候家里某个家务,孩子让带着去个什么地方玩去,或者领导安排的一项工作。

很多时候,真的第一反应就是,等一等,我现在要干嘛。。。。。

其实,从根本上上来说,就是不想,不愿。

金老师在书中提到,人生在世,有一个功课需要去修-----修愿意

他说:

真正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愿力的,

愿力的修炼,就是从每件小事背后的“不愿意”开始的。

通过小事,看见自己的“不愿意”,

把这些小小的不愿意修炼成愿意,是愿力修炼的关键所在。

往上来说:

修愿意,是实现最高效能的方法,也是人生幸福的大道!

一个不愿意的人,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每天拿着自己的一把尺,算自己的一本账,每次算的结果,都是自己吃亏、别人占便宜。

一个整天觉得自己吃亏的人,一定笑不出来,苦不堪言。

往内部看:

一个不愿意的人,在内心深处,一定也跟自己较劲,把生命的能量紧紧包裹起来,像个穷怕了的人,整天担心朝不保夕。这样的人,连自己都不爱,哪有可能欢喜自在?

一个不愿意的人,会因为计较而不断错过人生,错过上天给的每一份礼物;一个不愿意的人,连自己都不放过,最后活成连自己都不爱的样子,难道不是活在地狱里?

看金老师说到这里,我只感觉胆战心惊。

原来,一个一个看起来貌似简单的不起眼的不愿意,竟然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更是忍不住深深呼出一口气。

最近,自己也颇觉情绪上的调节有几分乏力。

少有欢喜自在的时候,似乎像一根绷直了的橡皮筋,有点外力过来,就会发生比较大的震颤。

不好,不好,看到书里说的这个,我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一点点原因。

就像书里金老师剖析的:

每个不愿意的背后,都有很深的习性;每个习性背后都有顽固的执着。

而这些习性和执着,在发生的当下则转化为头脑的妄想、身体的疲惫、情绪的烦躁等诸多症状,表面上千奇百怪,背后只有三个字:不愿意!

啊,我忍不住叹了一声,原来如此。

原来,我所有的不愿意,所生发出来的负面能量,最后都反噬到我自己的身上。

所以我才状态不佳,遍寻不至,身体疲惫,情绪烦忧。

那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会想,那要是我都愿意了,别人岂不是更不愿意,更擒现成了的?

我们万能的金老师也告诉你了一个正念。

一个愿意的人,是用“愿力”在活;一个不愿意的人,是用“业力”在活。

“业力”是轮回,“愿力”是解脱。

所以,只有愿意了,我们自己放得解脱,才能释放出我们正面的情绪。

从这个角度上,那些不愿意的人,是帮我们挡去了业力。

长期以往,愿意的人,会活得越来越顺,不愿意的人,则会越来越沉重。

这些不愿意,看起来力量强悍,作用深远,但,它也只是个纸老虎。

金老师说,看着那些不愿意,虽然总是狡猾地声东击西,放烟幕弹,想尽办法躲在暗处;

但也有一样好处,就是一旦被逮个正着,就立刻现出原形,消逝无踪。

它所制造的诸多症状也随之消失。

哈哈,看到这儿,我不禁抚掌大笑。

妙哉妙哉,那么从现在,从此刻,我就已经迫不及待,想去修行自己的愿意了。

说的简单直白点。

只要发觉到自己有不愿意,马上就bingo~~提醒自己一下,然后果断的,愿意的去行动。

最后,金老师告诉我们,

“修愿意”是离苦得乐的一扇门,门里是地狱,门外是天堂。

个人如此,企业更是如此。

要让你的团队成为一个“愿意”的团队,只有一个方法: 你要带头说“我愿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在这里,我想把这个团队,从企业,替换为家庭,我想,如果以一个人为起点,修行愿意,辐射的范围拓展到家庭,家庭里人人都愿意了,家庭喜乐安宁,就是顺其自然的必然之果了。

以上为今日感想,记录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