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技能提升群故事青春

不要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害怕失去

2017-02-25  本文已影响2548人  阿何

(一)

在朋友眼中,我始终是个“大手大脚”的人。之所以打双引号,是因为我打死都不会承认这一点。

刚工作那两年,一个月收入只有3000多,但当时我就花10000多去给自己买了苹果的MAC笔记本电脑,租房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租最贵的,经常出去旅游,后来还一年花2万多去读了个在职研究生。

理所当然的,我是个绝对的月光族。

不少关心我的人忧心忡忡:你这样是不行的,把所有钱都花光,以后怎么买车买房呢?万一以后要用钱了又没钱该怎么办?

也有不少人鄙夷我的行为:一点理财观念都没有,只会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的人以后是没什么出息的。

不过现在这两种人都已经消失了:虽然还不算有啥大出息,不过我也没如大家设想中破产,房子有了,车子要买随时可以买。不算啥有钱人,收入也超过了大多数人。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的消费观就是正确的,下面我要说的才是重点。

(二)

年轻人到底要建立怎样的消费观?这是个多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

有些人建议省钱,有些人建议花钱,似乎没啥标准答案。

我的观点是:年轻人就要活出年轻人的范儿。能买的东西,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去买最贵最好的。喜欢旅游就花钱去旅游,喜欢看书就多买书,千万别省钱。

但是有3个前提:

你要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比如说我,再怎么花钱,每个月雷打不动都会寄钱给家里,因为我知道父母需要这笔钱。

你要有应急的钱。最少2万块,避免真要用钱的时候拿不出来,耽误大事。

除了消费意外,你最少要把30%以上的钱花在自我增值上。

为啥我鼓励年轻人多消费呢?

道理很简单,每个人一辈子只能年轻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有些事情,天然就适合年轻的时候去做,去享受,不是说等你老了有钱了,可以再作弥补的。

想要尝遍城市的美食,想要全世界到处去看看,想要给恋人送上礼物,这些都是很美好的事情。就像年轻本身一样,代表着蓬勃的朝气。当你有了家庭,有了小孩,每日忙碌于工作的时候,或许你经济上承担这些事情压力会小得多,但那种心境却再也回不来了。

为了将来不一定就要牺牲现在。

为什么尽量买力所能及范围内最好最贵的东西?因为花100块钱买两个价值50块的东西,以及去买一个100块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前者满足的是你的基本需求,后者很可能就让你看到一个新的世界。

当我第一次狠下心花1000多元去买一条耳塞的时候,我的心是颤抖的,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否正确。可是当我带上它听了一首歌之后,马上发现了自己的明智。人生第一次,我发现自己听过几百遍的歌曲,原来可以这么好听,有那么多从未注意到的细节,可以如此具有感染力。这种感受,是一千条、一万条廉价耳塞都没法带给我的。

第一次使用MAC电脑也给我带来类似的感受,我第一次发现电脑可以如此优雅,犹如艺术品一般。第一次觉得设计真的可以改变世界,人应该去追求美的事物。

好的就是好的,不是用数量就可以弥补的。追求美好,应该是从当下,从这一刻做起,不辜负最好的年后,不是将它寄托在可能的将来上面。

但是,还有但是。

追求美好的事物,并不意味着就要沦为欲望的奴隶。事实上,我们的欲望也永远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所以,才有了前面提到的3个原则:责任、保障,以及自我增值。

(三)

刚工作1个月,我便明白了一件事情:只依靠一个月3000多的收入,是不可能让我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的。

我也不想永远做个月光族。

我给自己制定了两条提高收入的发展路线:

1、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收入

2、发展自己的特长,寻找工作之外的额外收入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我每个月都将收入的30%-50%花在了自我增值上。

工作的第一年,我便报考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金融在职硕士,光这一项,每年便差不多要交2万元的学费。但也因为它,我在工作第2年后就成功跳槽到金融行业,月收入从3000多提高到2万多。

不过这个时候,我发展自己特长带来的额外收入,已经远超工作收入。

因为第一份工作在国企,相对比较轻松,每天都有大量的自由时间。所以身边很多同事都过得非常潇洒,晚上经常去夜店、唱K,节假日出去旅游。

我没有。周末的时候去中大上课,每天晚上除了复习功课之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培养自己的特长方面。

我选择了互联网营销和写作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07-10年间,中国流行建站,算是站长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我开始学习网站建设和SEO,并且和朋友联合创办了自己第一家企业。或许个人算是小有天赋,很快我的SEO技术(搜索引擎排名优化)便登堂入室,并开始给自己带来了收入。

那时候和朋友合作开了一个博客卖电子元器件,几个月时间便带来了接近10万元的纯收入。而自己创办的企业,渡过早期的艰难期后,业务也是蒸蒸日上。

13年之后,新媒体逐渐兴起,社会化营销逐渐成为互联网营销的主要分支,内容创业初见端倪,我也开始将自己的研究实践方向调整到了这方面。

学习期是非常痛苦的,我几乎把自己能买到的所有关于互联网营销、内容写作的书都买了回来。每天花大量的时间钻研学习,并且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但是这些付出慢慢都得到了回报:

开始有出版社找我合作,我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拿到了几万块的版税。

有企业开始找我去讲课,做顾问。我的讲课酬金从最开始的3000元慢慢上升到2万元半天。

最重要的是,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逐渐将内容创业确立为自己创业的核心方向,后来创办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并且得到了接近20家投资机构的青睐。

这些,我认为都和自己工作初期建立的消费观、人生观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四)

如果我在月收入3000的时候便天天想着如何省钱,那么即便一分钱都不花,一年也就只能省出3万多块。不算少,但真的不多,你想开展任何事业,3万元都不会是核心决定因素。

但付出的代价是: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我要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绝缘。日子每天过得斤斤计较,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只为了不知道会怎么样的将来。

与其如此,何不换个思路,想办法提高自己赚钱的能力?

如果说“省钱”是个防御性的手段,那么“赚钱”无疑就是积极性的进攻。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在最具有想象力的年轻时代就选择防守?

既然一无所有,还怕什么失去呢?

如果你也曾经和我一样,希望这篇文章以及我的亲身经历,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