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第三日

2019-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兰岚Lillian

今儿是复更第三日。

常有人讲“某某人做了某某事情,惹我不得不生气。”

每每听到这种话,我忍不住在心里问两个问题:1.为什么你觉得某某人应该按照你的标准去做某某事,或者说为什么你认为某某人做某事,他就能够达到你预设的状况?2.为什么你的预期假设不符合事实的时候,会引发你的情绪?

先说第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事务合作或者其他关系中的甲方,是你们沟通不到位,你的要求表达得不明确准确还是你压根就没有互相确认过彼此对事情的共识,仅仅靠猜测呢?如果靠猜测,那么你是甲方,也是难搞的甲方,难以长期愉快合作的甲方。因为你通过让别人来猜测你的需求这种合作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体自恋。如果沟通到位,是不可预测的事故导致失控结果,那么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好了,尽人事了,还妄想控制天命的话,就是自恋狂了。

你和某某人之间的角色定位、责权关系足够明确吗?你的期待和要求足够明确符合客观事实吗?你所期待的事情是否超出那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外,还是说对方也认同你提出的要求值得他去完成。

这些问题的角度都是验证你的自我认知结构和内在评价体系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情绪是认知失调的出口。

当你将自我价值感等同于对他人和某些事情的控制感时,一旦失控,你的内在价值感危机会引发你的安全感破碎和情绪失控。尤其是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外在认同上的人,更容易常常遭受这种危机的凌虐。

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个ABC理论,A代表触发事件,B代表你的内在信念、认知体系等,C代表你碰到A(触发事件)时做出的反应和呈现的状态结果。

如果用这个理论带入“某人做了某事,让我生气”的话,A就是“某人做了某事”,B就是你自己内在的认知评价体系,C即“我生气”。发现问题了吗?

讲这话的人没有意识到,其实是B也就是自己的内在认知体系,把A和C这两个其实完全独立的事件状态建立了联系。不同的B会导致不同的C出现,A并不一定就会导致这样的C。某人做了某事,会不会产生让相关人生气的结果,其实取决于相关人如何看待、理解、面对和处理A,所以决定因素是B,而不是表面上的A导致了C。

尽力地了解和客观认知自己内在的B,就是所谓的“自知者明”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