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给自己的写作一个目标:不计回报,先写足100万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0212/20f83dc4dac6abdb.png)
-1-
2017年9月份,我开始正式思考自己的全职写作之路,因为孩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也就是说我的时间相对要多一些。
还记得17年10的一个晚上,我气鼓鼓的站在客厅里,对着正在厕所刷牙的老公狂吼:“不就是写字赚钱嘛,我先月赚3000元给你看看。”就因为这句极其不负责任的话,让我跟老公打了一个极其奇葩的“赌”——未来一年时间内,如果我在一个连续的30天内赚到3000元稿费,那么将来吵架无论对错,都是我赢;相反,如果我输了,那么就要给老公洗脚十次。
算了算,到今天,距离打赌日期已经过了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我在写作这条道路上,一分钱也没赚到。不过,老公倒是没有留露出幸灾乐祸,反而比较理解,只说了句:“不是还有六个月嘛”。
没错,还有六个月。
-2-
其实,我理解老公为何跟我打赌,如今却又来鼓励我。因为,写作这条道路,被我想得太天真。它,实际上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康庄大道。
我是理工科出身,大学上得很辛苦,因为我们需要做实验,无双休。文科系周六可以出去谈个恋爱、蹦个迪,我们只能穿上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对着酒精灯发呆。所以,我这种出身的理工科学生,现在连看孔子的《论语》都要不停的查词典才可以勉强看懂,更别提看透冯友兰的《中国近代史》了。
我的底子太薄,薄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
前两天,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看过哭得是稀里哗啦。随后,我特别有冲动写影评。想着写影评可以赚钱,而且我都哭成这样,一定下笔如神助般挥洒。可是,事实却是我连印巴冲突都不知道是啥?我连电影背景都摸不清楚。
随后,我又看了这部片子导演卡比尔汗执导的另一部片子《黎明前的拉达克》,也是哭得稀里哗啦,被兄弟俩真挚的感情感动,也被哥哥忠贞的信仰感动,但是一个硬伤我不得不去面对,那就是我竟然从来不知道“中印冲突”这件事情。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靠墙面壁了很久很久。然后翻开了那本扉页已经泛黄的《全球通史》,找到了“中印冲突”那一章。
-3-
通过自我反思,我在写作道路上根本就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我到底有多少东西,可以通过表达展现出来。归根结底:字写得太少又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
既然没有基础,更谈何靠文字为生。如果下定决心走写作这条道路,现在的当务之急一个是看书,一个就是写字。但是前提是,别计报酬和付出。
不计报酬和付出,这是一项挑战,一项对自己初心、信心和恒心的挑战。
最近牙龈发炎,洗过牙之后,医生仔细看了看,告诉我没问题。可是,我始终觉得口腔的牙龈处不太服帖,有轻微肿胀。医生说,要不看看中医,你这是上火,不是牙的问题。
思前想后,火从何来,还是从我对写作这件事情的态度上来。我太急功近利了。在一个网站写小说,写到第三章就哽在那里,写不下去了。此时我脑子里想的全是“三万字”签约这件事儿,也并没有深思琢磨怎么去打磨我接下来的故事。因为这“三万字”签约,我一直停滞不前。最近几天,我在简书更新领读《自控力》这本书,苦于不知投到何专题,而有些泄气。
其实,这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有四个字形容得非常贴切:自欺欺人。
写作是需要输入和输出的,这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自己到底在写作路上输入了多少知识,其实我们自己心知肚明。我们又能输出什么样的文章、深度,我们自己多少也知道个大概。所以,付出和收获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可以说是基本成正比的。像我这样一个连“中印冲突”、“印巴冲突”都不甚了了,看《论语》只能停留在初级查词的基础上,怎么能要求我写出一篇富有内涵、爆棚爆点的深度好文。
当然,这是大概。我也不能太过妄自菲薄。曾经,也写过一篇10万+的文章,但是之后一直默默无闻,所以我想,那只是一时的侥幸。真正在写作这条路上稳定下来的,才是真的实力。
-4-
既然,问题找到了,答案就显而易见.
第一:补习基础,参加一些培训,学习写作。多看书,各类书籍都要看,不能总看那些好读的畅销书和小说,一些哲学类、历史类的书也需要看。
第二:大量输出,不计报酬。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输出量。我曾经是写五千字就看两个小时的电影,这并不好。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输出8000字。这个目标离那些写作达人还相去甚远,但是于我确实一座高峰,我需要努努力,爬过去。今天,我在微信里看到一个从每个月600稿费到3万稿费的朋友分享,说自己现在要求自己每天写一万五千字,这样才能尽快还清房贷。看了之后,我为我每天只写2000-5000字就沾沾自喜的心态,汗颜。
就像减肥一样,大家都知道答案是:均衡营养+适度运动。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写作也是一样,答案也是那么显而易见:学习+持续的写。但是,依然很少人做到。
我希望,我是少数中的一个,也真心希望,把写作当全职的你们,也是如此。2018年,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放下包袱,先写够100万字,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