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15回读书笔记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阅读时间 2021-11-3
这一回写秦可卿出殡到铁槛寺,王熙凤和宝玉、秦钟住在馒头庵。王熙凤玩弄权势,借贾府的名头揽财,而秦钟却在亲姐姐去世时还想着和智能儿偷摸着行云雨之事。
1、北静王与贾宝玉
上一回里说道北静王要求见贾宝玉,他们在路边见面了。这一回一开始就接着写见面的场景。
首先是北静王与贾宝玉的外貌描写,在彼此的眼中,对方都是极耀眼、美好的。宝玉见静王是“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
,而静王见宝玉是“面若春花,目如点漆”
。他们第一次见面,可以说就互生爱慕,一见如故,如果是描写爱情,都可称得上一见钟情了。
接着,用了很多个“忙”来写宝玉和静王的互动,由此可见对彼此的珍视。宝玉要参见静王是“忙抢上来”
,而静王呢是“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
。静王想看一看宝玉出生时衔的那块玉,宝玉是“连忙从衣内取了”
递给了静王。静王对宝玉的态度是很亲昵的。他是“挽住”了要参见他的宝玉,说明此时宝玉和静王之间是有很亲密的身体接触的。而静王看完了玉,“亲自与宝玉带上”
,而不是递给宝玉就完了。这样的亲密似乎有些太过了,似乎他们之间就应该有什么前尘旧缘,有什么未尽的宿命。
而接下来静王向贾政说的一番言语,更加说明了他对于宝玉的认可和重视。他说“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是把宝玉的成就抬得很高了,但最终的结局如何,又岂是一句话能够判清的?就把这当作静王对宝玉的一种期待和祝福吧。接着,静王还说道要邀请宝玉一起去上学,劝诫不要太过宠溺宝玉。按理说静王应该不是说的客气话,他是真的想邀请宝玉一起上学,是真的想要结识宝玉和他做朋友,但我去查了资料,发现后面静王就没有出现过了。不知道是因为如此高不可攀的人物,连贾府也得小心翼翼接待,大家都把这句话当作了玩笑,还是会在曹雪芹没有写完的章节里再有所安排呢?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要道别了,静王将“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
赠给宝玉,这份礼物可以说是很贵重了,也更加说明静王对宝玉的看重。这份情意竟没有了后续,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2、王熙凤玩弄权势
要送殡到铁槛寺去,铁槛寺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书中有说:“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
也就是说,铁槛寺也是贾家的产业,在贾家的掌控之下。丧礼还要在铁槛寺进行几日,其余人都在铁槛寺下榻居住,王熙凤觉得不方便,当然作者没有说为什么不方便,总之,王熙凤单独去了馒头庵居住,宝玉和秦钟也跟着去了。这里就不说两个年轻男子去了尼姑庵不方便了,当然这都是方便安排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馒头庵又叫水月庵,在第七回时有提到,说水月庵的尼姑智能儿与惜春在聊天,惜春玩笑说也要剃头去当尼姑。而智能儿的师父也就是净虚
,当时也在贾府,应该是去找王熙凤拿月例钱。而王熙凤住在馒头庵,净虚就向她说了一件关于亲事纠纷的事,想让王熙凤帮帮忙。说是张大财主有个女儿金哥,从小就许给了一个守备的儿子。后来张家又认识了家世更好的李衙内,就希望把女儿嫁到李家去。两家都不愿意让,就告到了衙门。净虚希望能够利用贾府的权势,让守备自动退婚。最后,王熙凤收了三千两银子,假借贾琏的名义给守备送了一封信去,解决了这件事。
老尼净虚很懂人情世故,老谋深算,也很会说话。她在把事情说完后,见王熙凤并不十分想管,就说“不希罕他的谢礼,倒象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 净虚了解王熙凤的性格,这句话,既暗暗说明张家愿意出钱摆平这件事,又用激将法激起王熙凤的斗志。果然王熙凤“发了兴头”
,让准备三千两银子,应承了这件事。净虚想尽快把事情办好,王熙凤推说事情太多,净虚就一番溜须拍马奉承王熙凤。
王熙凤为什么会把这件事揽下来,我想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向净虚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他们眼中难办的事情,她王熙凤轻轻松松就能应付下来。二是她贪得无厌的性格,三千两不多,举手之间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但她还是要装作一副不贪的模样,说着“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做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
但实际上,净虚知道,府里其他人也都知道她的贪婪。
3、秦钟的为人
秦可卿去世,她的弟弟秦钟自然要出现,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却让人不齿。本来之前对于秦钟就没什么好感,宝玉邀请他一起去学堂,他却不好好学习,尽跟其他人厮混,现在就更不喜欢他这样轻浮的人。
亲姐姐去世,秦钟却跑到馒头庵,和智能儿你侬我侬,还趁夜偷偷跑去找智能儿,“搂着亲嘴”
,又“将智能抱到炕上,就云雨起来”
。
宝玉是知道智能儿和秦钟的事情的,他还故意取笑二人。按照之前的内容看,宝玉应该是和秦钟有些情意的,但现在不懂宝玉对秦钟的态度了,他对于智能儿和秦钟的事情并没有任何不快、醋意。
这里,宝玉捉到了秦钟和智能儿在一起,说等会睡下再算账,但是算什么怎么算账书中没有讲,只说了一句讳莫如深的话:“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
什么都没有说,反而留下了无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