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当弗洛姆谈论爱时,谈了些什么
马斯洛需求理论概括出了人的一生追求动机,对于我来说,现在可以爬第三层,爱与归属。
十分好奇,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是如何谈论爱的。
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会产生此类问题: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
要想成为大师,学习理论和实践外还有第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TA整个身心。难道只有获取名利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而爱情------只对灵魂有用,在现代意义上毫无用处的爱情只是 一种奢望,一种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的奢望吗?
爱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可以用另一种说法来表达,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常见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一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重商主义的人也准备给,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而没有得对TA来说就是欺骗。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TA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我感觉到自己的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TA可以把TA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TA生命的一部分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TA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TA应该把TA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TA应该同别人分享TA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TA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TA的给,TA丰富了别人,同时在TA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TA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TA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TA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TA给的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了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欢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不仅爱情上给意味着得,就连教师通过教学生而受到教育,演员通过演出而得到观众的激励,心理咨询师通过治愈TA人的病而治愈自己的病也都如此,先决条件是给的人不应该把对方看做是TA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不由联想到一个缺乏爱的例子,《扪心问诊》男主角Paul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人到中年,面对是复杂多变的病人。遇上了年轻漂亮的女病人Laura,经历移情(患者的欲望转移到分析师身上),爱恋“进攻”。从作为咨询师的道德上,Paul理性地拒绝了她。令人讽刺是,治疗别人,自己的妻子Kate却出轨。
Kate对Paul的直接控诉为:每天活在心理咨询的个人世界里,回家就一副死样子,看不到家中孩子的存在,无视我的存在。
不难想到作为爱情的双方,若想拥有持久的爱,需要创造交集,相互分享,学会爱。
今天我学习到: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并实践;
爱是一种主动的给,并以此唤醒彼此内心的生命力;
成为爱的艺术大师,是我新的追求目标。
注: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TA人结合、联系。
影响最大的著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