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重要的事情说3点》内容摘录

2021-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盼望_c5ec

生活中,我们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沟通,但沟通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有时候我们一开口就被别人拒绝了;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对方没听懂;还有的时候,感觉对方听明白了,但却只是敷衍了事,并不愿意去行动,说了也等于白说。

  有人会把这些问题归结到别人身上,但你有没有想过,别人之所以不愿意听、听不懂、没行动,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表达得不够清晰、没有逻辑、没有吸引力呢?

  那么,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思路清晰、表达有力的人?怎样才能让对方能愿意听、听得懂,并且最终付诸于行动呢?从这本《重要的事情说3点》当中你可以得到答案。

  作者八幡纰芦史是日本广告策划的先驱,也是经营战略咨询的专家,他经常为各种各样的企业、团体、组织提供专业的广告策划指导,也帮助许多大学生培养了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而这本《重要的事情说3点》是他所有著作当中,操作最为简便,实操性最强的一本。书中介绍的“3点”法则,强调思考分三步,表达分三点,几乎适用于所有场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学会。

  由于这本书的结构就是“三段式”,所以我也将今天的内容分为了三个部分:

  分别是如何让别人愿意听,如何让别人听得懂,如何让别人有行动,帮助你从情感、逻辑和利益三个角度抓住表达的重点,让你成为表达高手、沟通达人!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01、让对方愿意听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沟通习惯常常是这样的,先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再兜一个大圈子,最后可能才会说一点我们真正想说的事情。就像这样:“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啊?我有个事儿可能要麻烦您,之前啊我不是遇到一个人嘛,那个人说啊,这个事儿怎样怎样……”过去了十分钟。“我就是很担心,但是我有个朋友又说如何如何如何……”又过去了十分钟。然后我们又说了十分钟有的没的,最后终于进入正题。“所以,能否请您报个忙,帮我把这件事办了?”

  你觉得,这个人能答应我们的请求吗?很难吧。

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几乎是无效的。我们说了这么大一堆话,但是有用的却没几句,还没等你说到重点呢,对方早就不耐烦了,怎么可能还愿意帮你呢?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请不要相互浪费了,好吗?

  不如直接告诉对方你想说的重点有三条,不管是请求也好,还是理由也好,至少能让对方在心理和情感上能够接受。事实上,“三”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随处可见,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它的作用。比如,领导开会的时候总是会说“我讲三点要求”或者“我布置三个任务”,同事在发言的时候也会说“我有三点看法”或者“我有三个建议”。在此之前,我们可能从未注意到这个细节,只是感觉他们的发言不令人讨厌而已。

  其实,这种以“三”为中心的表达方式,是他们刻意训练的结果。这种表达方式,一方面可以显得说话人逻辑清晰、表达自信,另一方面也能使听话人及时抓住重点而又不觉得无聊冗长。

  举个例子,你新入职了一家公司,入职的第一天,你需要在同事们的面前做个三分钟的自我介绍。怎样才能给同事们留个好印象呢?是一个劲儿地夸自己?还是一个劲儿地夸公司?还是支支吾吾三分钟?都不太好吧。

  不如使用一下“3点“法则?将自我介绍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学历、背景,然后说一下自己之前做的一些贡献,最后就是表决心。

  大概就是这样:“我是某某某,多大年纪,什么学历,之前在某某公司担任什么职务,曾经带领团队为做过哪些成功的项目,取得哪些成就。

  现在,我终于进到了梦寐以求的某某单位,我将尽我所能在新的岗位上和同事们一起为公司做出新的贡献。”具体的内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时,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不使用二或者一呢?它们不是比三更少吗?”好的,那我们来试一下,假如领导对你说“下班了留一下,给你布置一个任务……”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天啊,肯定又要加班了!”

  如果是两个任务呢?“天呐,肯定要加班到很晚了!”

  正因为“一”和“二”太简短了,所以会给人以急迫感,让对方下意识就想要拒绝。但是“三”却会给人一种秩序感。

  如果领导对你说:“下班后,我给你布置三个任务……”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开始预计任务需要完成的时间,对吧?因为你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完成三个任务。而领导想要给你一下子布置三个任务,也不是一件张口就来的事情。

  他需要思考这三个任务之间的联系,也需要思考这三个任务和你能力之间的关系,因而这三个任务一般是循序渐进的,也是能够让人在一段时间内圆满完成的,也更能让人接受。

那么,除了“秩序感”,还有什么原因能让人们更能够接受“三”这个数字呢?

  我们知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分钟热度”等,是用来形容一个人难以长久地干一件事。可见,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心理上认为“三”代表短暂和简单,超过了“三”,人们就觉得不那么情愿了。总之,“三”代表着简短而有序,所以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想让对方对你产生认可的时候,不妨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当然,有的人可能并不擅长在人前表达自己,当他们被别人突然点名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额……啊……这个……那个……等语气词,试图给自己多争取一些思考的时间,但这样一来反而给别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那么,这个时候比较好的做法是什么呢?还是利用数字“3”,我们可以沉默三秒。你可别小看这三秒,这三秒足够让你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思考出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而且还会给人一种严谨可靠的感觉。毕竟咱们没有张口就来,而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对吧?

  另外,如果你在发言过程当中真的不小心卡壳了,千万不要呆呆地站着或者使用“额……啊……“这类口头禅呀,你可以使用一下三种连接词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第一种叫“是因为……“,可以让你接上理由。

  第二种叫“例如……“,可以让你为前面的话补充案例或者事实。

  第三种叫“也就是说……”,可以让你对前面的话进行总结。

  以上三种连接词既可以让你掩饰卡壳,又可以提示你接下来该说什么,可以一举两得。

  02、让对方听得懂

  不知道你有没有别人这样吐槽过“你究竟想要说什么啊?我听不懂。”明明说了一箩筐的话,结果对方却完全没有理解,真是扎心。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很多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说得太散了,没有围绕主题。

  不妨以“结论——理由——结论”的三步骤来传递信息。

  首先,告诉对方结果是什么,引起对方的兴趣。然后,陈述理由来获得对方的理解。最后,再次强调结果,以加深对方的印象。

  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文时常使用的“总分总”模式,它同样可以应用于语言表达。

举个工作中常见的例子吧!你有事想请假回家一趟,那么你该怎么和你的领导说呢?

  很多人可能会和领导说一大堆家里鸡毛蒜皮的事,说自己多不容易等等,想要博取领导的同情,然而事实上,领导对这些内容并不关心,他只想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以及你是否把工作做完了。然后他才考虑批不批假。所以,你只需要按照“结论——理由——结论”的逻辑,这样说就行了:“领导,我有事和您说。我想从明天开始请三天假。下周要用的材料我已经准备好了,后续工作已经和某某同事进行了交接,不会耽误公司的任何进度。所以,请您准假。”这样一来,领导会对“批假”这件事情印象深刻,他也了解了目前你工作的情况,在不影响公司任何事情的情况下,他自然会爽快地答应你。

  不然一个劲地兜圈子只会让领导觉得烦躁不已,只能让你“稍后再说”了。至于你家里的那些事儿和你自己个人方面的话题,如果领导问起来你再回答也不迟。

  当然,聪明的你也发现了,我们在陈述理由的时候,同样也要使用“3点”法则——将理由总结为三点。这让既不会让对方觉得内容太少,又能让对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了记忆。

  因为研究发现,人类在无意识中能记住的事情只有三个。那么,我们怎样对自己的理由进行总结呢?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理由之间的关联,然后以这种关联为轴对理由进行总结。

  在请假的这个例子中,我们在陈述理由的时候,使用的是循序渐进的逻辑,从自己到他人,最后再到公司,表明自己已经全方位地安排好了工作。

  除了这种逻辑之外,我们还可以以时间为轴,比如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顺序进行表达;还可以以等级为轴,比如按照“高层——中层——员工”的顺序;还可以以地域为轴,比如按照“北部——中部——南部”的顺序等等。

  举个例子,领导要求你对公司近年来的业务情况做一个梳理,形成一份总结报告,你会怎么做?是上手就写?还是先有一个思路?很明显,先构思会使你的工作顺利许多。你思考出来的结构也决定了你搜集数据、整理报告的方向。

  同样的,咱们还是利用数字“三”——将报告分为三个部分。那么,该按照怎样的逻辑行文好呢?以上提到的三种逻辑都可以使用。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咱们就按过去创业时期的公司业务,现在繁盛时期的公司版图,以及你通过分析之前的数据而对公司未来提出的建议。

  如果按照等级秩序,咱们就按高层制定的政策、中层做出的贡献和底层员工做出的努力来写,先对数据进行分类,分门别类之后再进行分析。

  如果按照地域来分,咱们就按分公司所在的位置或者公司主要业务分布的区域来写,从北部写到中部,再从中部写到南部,最后总结出它们各自的业务特点。如果你可以使用逻辑嵌套,比如在时间逻辑下再使用等级秩序,或者在地域逻辑下使用时间轴,那就更好了。

  只要你能做到在时间和空间之中自有思考,那么你距离工作专家、汇报能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就算你不能达到专家的地步,有逻辑地进行思考也能帮助你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明白人。

  总之,当对方愿意听你说话之后,你就需要让对方有条理地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使用“结论——理由——结论”的表达模式可以让你能够有逻辑地表达自己。而在陈述理由的时候,找到它们的内在关联,将会使你的表达更加有效。

  要记住的是理由之间的逻辑关联有很多种,比如时间上的、等级秩序上的、地域上的等等,如果你能灵活运用,将会使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03、让对方有行动

那么,这个时候有人会问了:“我明明说的很有条理,对方也听懂了,可是为什么却没有行动呢?”那是因为你没有告诉对方他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利益啊!

  毕竟,改变他人行动的最好诱饵就是“利益”。利益并不仅仅就是指金钱,它有很多含义,本书主要讲了三种利益:

一、物质上的利益,指金钱或可以用金钱换到的东西。

二、心理上的利益,指在心理上能够得到满足,使人觉得只要努力就有回报,能在工作上实现个人价值。

三、情绪上的利益,也就是让人觉得开心 、快乐。

  我们只有将以上这三种利益说明白,才能刺激对方产生行动。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不知道你会不会从中受到启发呢?

  小王是一位很有干劲的年轻人,到公司工作之后,他给领导提了很多新方案,但是虽然领导总是夸奖他有想法,但却从来没有采纳过他的方案。于是,某一天,小王终于忍不住了,他拿着自己最新的方案再次找到了领导,只是这回他的说辞发生了变化:“领导,这是我最新的策划,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咱们部门本月的绩效会翻两番,这也是在您的提点之下想出来的,要是没有您,我应该做不出这个方案。如果由您来执行这个方案,我想大家都会积极响应的!” 在这段话中,小王向领导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利益:

  首先是物质上的利益,这个方案可以使本部门的绩效翻两番,当然也是领导能力的体现,对领导升职加薪肯定有好处。

  然后是心理上的利益,小王表示能做出方案多亏了领导的提点,让领导觉得自己对方案做出了巨大贡献,心理得到了满足。

  最后是情绪上的利益,小王最后强调了领导的号召力,让领导觉得自己还是很被大家认可的,让他觉得很开心。

  所以不管结果如何,领导已经受到了三个方面的利益诱惑,即使不会立刻将小王的新方案付诸于实践,但至少会对这个方案印象深刻。所以,你现在明白怎样从利益的层面向对方进行表达了吗?

  当然,也有人会说自己不习惯这样和领导说话,没关系,在生活的很多场景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这种表达,比如向别人道歉请求原谅时。这时,你可能会说:“难道道歉还要有技巧吗?怎么可能有人不会道歉吗?”

  人人都会说“对不起”,但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对话往往是这样的:

“我不是道歉了吗?”

“你以为道歉就没事了吗?”

  总会被人吐槽说不走心,不诚恳。所以,怎样才算是诚恳的道歉呢?

  首先当然是为自己的过错道歉,例如,“这次实在抱歉”或者“真是对不起”之类的。

  然后描述自己的过错和让对方受到的损失,例如,“因为我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既让您蒙受了损失,也影响到了您的心情。“这一部分非常重要,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忽略它,然而这恰恰是证明你有没有走心的时刻。毕竟你要知道你为什么道歉啊!

  最后,你再说出现过失的原因和补偿方式,例如,“我将在两天之内对您的损失进行赔偿”。

  毕竟,对方生气的点在于你损害了他的利益,所以,尽快补偿才是正经事。

  那么,说到这里,又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假如在这件事情当中,对方根本无法获利,我们该怎么办?”

  嗯……这个问题确实很难解决,所以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去说,将坏事说成好事。

  比如一位领导要去解雇一位员工的时候,他应该怎样说才会让员工比较能够接受这个现实呢?

  其实,同样可以和对方说三种利益,就像这样:

“公司现在发展不景气,能不能挨过这个冬天还不一定呢,为了不耽误你,建议你去更好的公司闯荡,不要辜负自己的才能。因为消息也比较突然,为了补偿你,公司会多给你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金。其实我个人很喜欢和你一起工作,希望今后还有合作的机会,最后祝你前途无量。”

  在以上这段话中,领导通过增加补偿金来进行物质利益上的诱导,通过夸奖对方才干和祝对方前途无量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最后通过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爱,来让对方感到欣慰和开心。通过这三层利益,即使对方再不情愿被辞退,至少也能坦然接受了。

  所以,其实利益就是使对方感到舒服和满意的东西,只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聚焦对方的兴趣,揣摩对方的想法,考虑对方的感受,你总能说到对方的心坎儿里。

  总之,想要让对方按照你的意愿去做,那你就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对对方有利的建议,这样对方才能积极行动。

  而我们经常会提到的利益主要有三种:物质上的、心理上的和情绪上的。这三种利益不仅可以进行正面表达,在那些没有利益的事情上,我们只要学会进行转换,也能将其变成有利的事情。

  到这里,你就已经学会了《重要的事情说3点》的全部精华内容。沟通是门很大的学问,想要改善自己的表达方式,掌握一些沟通技巧,那么我们得首先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其中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以“三”来思考。不管是“总分总”的结构,还是以利益为核心的表达,“三”都是它们的精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如说三点。

  我们掌握了“三”的妙用,凡事只说“三点”可以让对方在情感上易于接受,凡事说“三段”可以让对方在逻辑上易于理解,而凡事说“三好”可以让对方为了获利而积极行动,让我们能够在沟通中占尽上风。

  但事实上不管是哪种沟通技巧,都不如真心为对方思考,光有心机没有真情,最后也只是一场空。希望你在掌握了本书所讲的沟通技巧后,仍然不忘真诚待人,成为一名真正的沟通达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