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人物分析

2020-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青水新谈

三十而已,刚刚结束,有一些感想想要记录下来。

三十而已热播,占据收视第一名的位置,也许是许多人从剧中看到了自己理解中的30岁的样子,剧是好剧,许多人都找到了与自己的共鸣点。

先说钟晓芹。

钟晓芹是一个乖乖女,被父母呵护着长大,作为独生子女的她,获得了父母所有的宠爱。在爱里成长起来的姑娘,最能觉察他人的爱意,并给予自己爱意的反馈。钟晓芹,她热爱这个世界,也热爱自己的生活,哪怕她前期选择离婚,根本上也是不愿意去忍受没有爱意的婚姻。钟晓芹不仅想要拥有爱,也愿意去奉献爱,这与她父母对她的教养有很大关系。父母爱她,她学会了自爱与爱人。也许很多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钟晓芹的样子吧,至少她会有幸福的生活,她的生命里永远不会缺爱,就算暂时缺失,她也能把爱找回来,再填满自己的生活。

钟晓芹为什么会选择陈屿作为自己的伴侣呢?为什么他们在一起能够收获幸福呢,这要从他们的原生家庭说起。对于钟晓芹来说,从小依赖父母长大,所以她内心深处希望找一个宠爱她的、能让她依赖的丈夫,延续她的公主生活。对于陈屿来说,从小没有父亲,虽有母亲,但母亲并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角色。父母的缺失导致陈屿只能带着弟弟一点点长大,充当了弟弟父亲与母亲的角色。陈屿说,自己结婚是为了找一个避风港,家就是避风港,他内心深处应该很羡慕钟晓芹的原生家庭吧,他也希望能够获得父母完整的爱。在他与钟晓芹的婚姻生活中,他充当了传统意义上妻子的角色,他收拾家里的各种琐碎的事情,依然把钟晓芹宠成了一个不问生活柴米油盐的“公主”。陈屿变成这样与他长期照顾弟弟成长有很大关系吧,毕竟照顾弟弟长大是一件琐碎且长期的过程。他把这种“想要照顾”的冲动延续到了他的婚姻生活中,选择钟晓芹有很大原因也是钟晓芹对他的依赖吧。钟晓芹的“想要依赖”和陈屿的“想要照顾”组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关系,但这个关系对组成一个幸福的婚姻还差点什么,差的东西就是“想要依赖父母”的依赖,与“想要照顾弟弟”的照顾并不一样。他们的婚姻出现危机,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不一样”,他们从离婚到复婚所经历的过程,就是在找寻与填补这个只属于他们两人的“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是彼此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对另一半的持续欣赏与支持、是愿意为对方花费时间与精力、是对方存在自己的人生规划里~~祝愿他们!

钟晓芹为什么能突破自我呢?先不说钟晓芹来自外界的闺蜜与父母支持,最重要的是她内心本就存在向上的力量,这个力量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父母给予的30年不变的持久稳定的爱。这个爱的力量能够在她受挫的时候支撑她蜕变自己,寻找内心的声音、付出行动、找到答案、重获新生。相比较而言,离婚后陈屿的表现更消沉一些,他太缺少爱自己的力量了,他已经习惯于自己承担,承担父母与弟弟的生活,长时间的无人帮他,让他忘记了“向别人求助的能力”,宁愿把自己活成一个孤岛,在遇到挫折时也更容易陷入消沉。但是,陈屿能在这样的家庭中顺利读书、考公务员、获得上海房产,虽说他缺少爱的支撑,也更容易陷入消沉,但他终究能够顺利走出来。两个找寻婚姻真谛的人在彼此内心力量支撑的蜕变中,再次走到一起,他们的婚姻弥补了那个“不一样”后,散发着更加迷人的光彩。

再说说顾佳吧

虽说很多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钟晓芹,拥有简单幸福的人生,可对于许多女儿来说很渴望能成为顾佳吧。顾佳聪慧、有行动力,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完美主义的她把家庭与生活都打理的很好。虽说后期离了婚,但也能够迅速处理好纠纷,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光是这份勇气就非常值得赞赏。想起知否里的一句好,“我知道你不是没鱼虾也好的人”,顾佳就是这样的女子,见识过了美好的婚姻,怎忍心接受未来几十年痛苦的面对。

顾佳的性格养成应该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在她1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但可喜的是她已经享受了14年的高质量的母爱,也明白如果不是意外,这份母爱会一直陪伴自己,所以顾佳也是在爱里长大的姑娘。这份爱是支撑她成为如今这个美好自己的重要源泉之一。和钟晓芹不同的是,她迫于母亲去世,从14岁就学会了自立。顾佳应该感到幸运吧,幸运14岁的她已经具备了自立的潜力,如果再小一些,可能受的伤害会更大吧。14岁,一个懵懂的年纪,顾佳与父亲的关系变得微妙。他们父女彼此关怀,但是14岁的顾佳不知道该如何与父亲一起处理生活中的琐碎,父亲也不知道,相处就会略显尴尬。顾佳决定开始寄宿生活,但父女间彼此的爱并没有变,只是更加深沉、更加内敛。父亲的爱是她心灵的稳定支柱,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父亲还在,这份爱的支柱就存在。剧情的起始,顾佳梦到父亲生病,从梦中惊醒,可见这份爱的力量之强大。剧情最后,顾佳离婚带着徐子言隐在茶山,算是开启了与父亲相处的新生活。顾佳是一个有高稳定自尊的人,哪怕面对公司倒闭、赔偿、房车变卖都没有打垮她,她知道自己的优秀,也认可自己的优秀,这份自我认可具有强大的力量,让她自信的站立。相比之下,徐幻山就是不稳定的高自尊。他的高自尊来自于他“烟花设计师”的自诩,在徐总的位置上追求着“烟火设计师”的清傲,不能说错,只能说他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因为有其他姑娘认可他的蓝色烟花,满足他设计师的自豪感而失去了家庭,他的高自尊不够稳定,更多的需要外界的认可来维持,最后不顾“存放风险”生产蓝色烟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顾佳的高稳定高自尊也可以体现在她既可以处理好太太圈的事情,也能够深入酒店、商场、咖啡馆一点点推销她的“空山茶”,直到看到希望,发现机会,找到茶山未来方向。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钟晓芹,在爱里生活,但把女儿养成顾佳也是非常期待的吧,因为她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走到哪里,这个“女儿”都会很好的生活,精彩的生活。

再来说说王曼妮吧。

对于王曼妮来说,上海只是留有她的足迹,但这足迹也会被后来的稚嫩面孔所冲刷,她又为什么执着于上海呢?很多来到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最终成为了王曼妮,王曼妮才是多数年轻人的普遍真实写照。王曼妮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非常上进,是在大都市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但你要问她的梦想是什么,她自己也没有明确答案,她并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要说她有明确目标,就是要在上海这个魔都立足,有属于自己的家,但这个梦想在高房价的上海,对她来说简直不可能。对王曼妮来说,剧情最后的成长是出国读书深造,放弃在上海有家的执着,转而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为自己投资,去看看更为广大的世界,不再被薪资、升值、房子所困住。王曼妮的成长注定在未来的生活中她会有更为广阔的舞台,这姑娘的自信已经建立,将能面对更多挫折继续前进。

王曼妮有如此之强的执着也和她父母的教育有关。她作为家里的独生女,拥有着父母的爱,还有热情邻居们的照顾,被呵护着长大的姑娘都会普遍有较高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值得最好。王曼妮30岁不结婚,只为等待她认为值得自己结婚的人。可实际情况是,在上海这个魔都,真正的高认知应该与自己能创造的高价值相匹配。在上海她不再是千宠万爱长大的公主,她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她的等待在她30岁这年遇到“合适”的人,但被骗。王曼妮向往中的爱情与婚姻有太多金钱的需要,她要的浪漫需要有好的经济基础支撑。当她自己达不到这个标准,只是依附“白马王子”实现这个需要时,注定只是悬花一现,只留一场美丽与悲伤。还好这个悲伤很短暂,得益于她的底线原则,也得益于她的闺蜜好友,还得益于爱他的父母,更得益于她稳定高自尊的自己。

现在,2020年,最高的一批90后已经迈入30岁,所有90后都走在奔30的路上,30岁又如何,少了20岁的稚嫩,心中依然有梦,岂不是最好的年纪。30岁,不过三十而已。

                                                                                                                                          青水

                                                                                                                          2020年8月10日原创于北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