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三)
第三步:信源是从哪儿来的?
首先需要明确信源是谁,或者是什么,信源种类很多,准确区分至关重要,比如作为目击者的受众、作为目击者的记者、作为专家的记者等。作为目击者的信源,需要弄清楚是否是一手叙述至关重要,目击者可以为自己直接接触过的事物作证,比如实际存在的外部事实,听到的和看到的,但目击者通常不能证明对方与自己交谈时想了什么或感觉到什么,除非对方明确说过;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之间的差别不易察觉,但二手叙述—其他目击者告诉证人看到了什么—在法律上通常不予采信,并归为“道听途说”,有些二手叙述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被采纳;三手资料也不能完全忽略它,因为他们可能是我们唯一的信息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寻找相互独立的多重信源,假如这些信源所说的完全一致,那就证明叙述可信。
直接目击者和时间问题,即使是直接目击者也不意味着其叙述可靠,就算有人亲眼见证了新闻事件,而且想要提供准确而公正的叙述,他们的记忆也有可能出错,正如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记忆具有高度暗示作用,人们容易因提醒而回忆起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件,而且被提醒后可能会坚持认为错误的记忆真实存在。记忆会出错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记忆具有即时性,时间流逝很容易造成记忆失真,因此,判断目击者信源可信度的一个要素是看新闻事件发生了多久。
证实目击者信源,可以使用“双信源规则”,即除非匿名信源可以被第二个信源证实,否则报纸不会刊登援引匿名信源的报道,但证实一件事情很复杂,因为相互佐证的信源必须各自独立,也就是说他们不能重复从同一个人那里听来的相同的二手叙述,所以在选择信源时要提防一些细微差别。关于新闻报道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必须意识到发言人本身通常不调查案件,他也是从其他人那里了解的情况;关于专家信源和分析人士,他们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而且除了询问信源的身份是否明确和完整,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问——主持人或记者希望从这些专家身上获得哪类信息?假如他们问及事实,那么这就意味着有可能是确证式新闻;假如问及观点,那么就意味着是另一类新闻;假如堆砌问题是为了获得某种反应,那么这就表明嘉宾只是陪衬,我们见到的不是提问,而更像是说服,我们遇到了肯定式新闻。关于匿名信源,首先我们有权知道信源被匿名的原因,其次我们应该问为什么要相信信源提供的信息,任何一篇新闻报道都应在不伤害信源的前提下尽量回答这些问题,另外,与利用匿名信源发表观点相比,在具有可证性的事实材料中使用匿名信源更有价值。
说辞是指传播专家为了操纵公众认识,防止出现计划、概念、信仰或产品的冲突性描述而事先设计好的短语,以及政治营销中使用的流行语。作为谨慎的消费者,我们要注意一些能够说明问题的信息被净化过的痕迹,其中之一就是用词新颖或一反常规,现代说辞的一个特点是措词与众不同或令人印象深刻,目的在于操纵受众,比如说代名词,像“清洁煤”、“死亡税”、“支持生命”、“福利妈妈”等,新闻从业人员要恪守清晰原则,反对流行语。虽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新闻中所援引的信源,甚至匿名信源都不偏不倚,但是我们应该要求记者或新闻提供者把信源可能存在的任何偏见都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存在偏见信息,但新闻仍然可靠。衡量记者可信度的一个标准是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帮我们考察了信源,而不只是出于他们自己的目的而引用信源。
第四步:证据与确证式新闻
写你能证明的东西,而不是你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就算你认为自己理解了这个东西,证据有所暗示,你还是要保持怀疑。“差不多肯定”还不够,必须要“知道”它一定是真实的。你要能在具有怀疑精神的公众面前,在驳斥官方藐视时展示、确立、辩护和证明它是真实的。
证据是证明事物是否真实,而推断是在实际证明前就相信它是真实的,因此需要一整套步骤或想法:首先弄清楚证据是什么,理解它的性质;然后了解检验或核实证据的过程,以及是否探讨了反面证据;再者弄清楚从证据中的出了什么结论,以及是否有依据;最后考虑一下这个证据是否还能得出其他结论。
信息的本质和语境决定了我们的怀疑程度,假如我们想要弄清楚总统在大型会议上(有很多目击者,对于发生了什么不存在隐含争议)说了什么,我们会接受白宫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即便他自己并没有在现场,发言人没理由回避真相,因为他对会议的任何错误声明都很容易被人发现。我们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寻找确定性信号,我们想知道什么是确切信息,最要紧的是知道什么信息不确定,什么信息还在发生变化。事实以及我们对信息的急切要求,改变了我们对于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期望值。
在电视特别是直播的有线电视时代,人们很容易被具有吸引力的观点欺骗,简单地认为眼见为实,相信就等于真相。但看到并不等于知道,发现真相不仅仅意味着掌握一两的事实然后就把他们传播出去。区分事实与真相需要知道如何衡量不同事实的价值,即要知道如何检验和评估证据。此外距离新闻事件发生地的远近决定了我们期待值的大小,以及多大程度上能宽容记者的错误。因此,在新闻层出不穷的时代,当信息来自不同信源时,最好核实一下。作为新闻消费者,我们要寻找这种核实确实发生过的标志,比如,已经知道了什么信息?已经确证了什么信息?那些信息没有确证?这和我们已知的信息一致吗?
在研究语言与符号的符号学领域,学者们认为信息有三层意义:
第一层是指信息最直接的或字面定义,或信息的“示意”。它是文字的字典定义,不涉及语境和推断,被称为“外延”。
第二层意义是指“内涵”,即引申义,书写或口语文字在特定语境下让我们产生的联想。
第三层意义是符号学所称的感情表达,即“诠释性”,简单说就是我们赋予认识对象的价值,有好坏之分。新闻的诠释性意义与报道的基调、潜台词及其所传递的积极或消极的感情色彩有关。
新闻报道想要做到完全可信,符号学的三层意义都必须表达清楚。文字和图片要传递明确的意义,事实的隐含意义要直接加以证明。我们要明确了解新闻传递者当时的想法,也就是说,新闻的意义必须显而易见、明确表达,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相信它。
戴维希普勒:“克制的谦逊让我的大脑进入一种乐于见到自己的假设被质疑的状态,因为这样会看到很多真相。”克制的谦逊也可以成为具有怀疑精神的消费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培养这种谦逊就要时刻怀疑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力,训练自己不让先入之见影响观察结果,不急于对事物的意义或隐含意义下结论,一旦能够运用它,我们就会在观察公共生活和新闻事件的时候做更科学的思考。
在自然科学领域,培养克制的谦逊的最基本模式就是科学方法,或者是设计专门的实验,检验假设或有根据的猜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零假设,一种开放式思维的规范式方法,研究者首先提出一个想要检验的假设命题,然后安排实验或搜集证据,检验命题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要承认自己假设的命题可能是错的,也就是与假设正确的命题相反的命题可能成立,这个反命题就是零假设,简单点说就是在发现问题前排出错误的可能性。
对于鉴定类、释义类或揭发类的新闻报道或内容,消费者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高难度的问题:
第一,我们应该要求有充分的证据合理的证明事实,即不能一味接受新闻机构的说法,要亲眼见到证据。
第二,对于那些想要证明事实的报道,我们应该要求同时听到被证伪的观点和过程。
第三,我们应该要求知道什么问题还没有被回答,什么信息还不确定。
第四,我们应该要求对某一主题的报道能继续以某种形式告诉我们信息披露后所产生的任何影响,这最终会成为检验信息质量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