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卫东《做一个成长型教师》金句摘抄4

2024-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Merry呀

成功不自居,保有一股“成功再建功”的“精气神”。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改造我们的“三观”。第一是功利观,适度的功利心无可厚非。人若完全没有功利心,则竞争意识和上进动力都将严重缺乏。而功利性过强,急功近利也不是好事。对教师而言,要努力抛弃斤斤计较的“小功利心”,修成“大功利心”。大而言之是为国建功,为民生利之心;小而言之,则是功在学生、利在自身之心。教好学生,发展自己,前者是必需的,后者是应当的。当我们的追求朝向正确,那么无论是在职业上还是在事业意义上,这份功利心都是不错的,不必羞其重,无須惮其强。

第二是舍得观。舍得,有舍才有得。以舍求得,则有大德;得而能舍,则为达德(旷达心胸,卓然德国行)

第三是惬意观。教师不是苦行僧,可适度追求、拥有和享受教育或人生的惬意。惬意性原则是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教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决定儿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前这一阶段,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中的生命活动。不仅儿童要惬意,教师也要惬意,这是指向我们自身的人道主义。并且,只有当我们在教育生活中感受和享受惬意时,才能自度度人,带给学生丰富的惬意感。这才是教育的人道主义。

幸福是苦出来的。大凡在教育教学上感受、享受到真正持久、深刻、广远快乐的人,都是饱尝治学之苦、工作之累、研究之痛的。教育教学需要我们付出辛劳,承受艰难,用辛苦付出酝酿出师生的快乐和幸福。

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辛苦。与其在心理上做辛苦的逃兵,不如主动向前,与之友好相伴、快乐相处。

吃苦之日,也恰恰是自己迅猛生长、特别充实和倍感幸福之时。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聚精会神。

李希贵校长说要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结果付诸行动。教学主张理应是研究行动而得来的结果,是源自实践的理解,它还需要回到行动,回到细节。

艰难的道路上不会拥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