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常见病句修改(收藏)
期末测试,修改病句做得不是很好,收藏起这十种类型的病句修改备用。
1. 成分残缺:
• 病句示例: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
• 修改方法:为句子添加缺失的主语,如“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
• 解释:成分残缺是指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意思表达不完整。
2. 用词不当:
• 病句示例: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 修改方法:将“武断”改为“果断”,因为“武断”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
• 解释:用词不当是指句子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可能是褒贬不当、大小不当、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
3. 搭配不当:
• 病句示例: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 修改方法: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因为“听到”与“舞蹈”不能搭配。
• 解释: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事理。
4. 词序混乱:
• 病句示例: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 修改方法: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将“语文”和“我”的位置调换。
• 解释:词序混乱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导致意思表达不清楚。
5. 重复累赘:
• 病句示例:他正在兴高采烈地兴高采烈地玩耍。
• 修改方法:删去其中一个“兴高采烈地”,因为两个词语意思重复。
• 解释: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和累赘。
6. 指代不明:
• 病句示例: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出去玩。
• 修改方法:改为“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小明经常约小华出去玩。”明确指代对象。
• 解释: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代词指代不明确,使读者无法确定其所指的对象。
7. 前后矛盾:
• 病句示例:我估计这道题他肯定做错了。
• 修改方法:改为“我估计这道题他做错了。”或“我断定这道题他做错了。”消除矛盾。
• 解释: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前后两个部分表达的意思相互冲突或不一致。
8. 不合逻辑:
• 病句示例: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 修改方法:改为“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金黄,一派丰收的景象。”因为秋天稻子成熟时应该是金黄色的。
• 解释:不合逻辑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
9. 归类不当:
• 病句示例:冰箱里有苹果、桔子、葡萄、西红柿这些水果。
• 修改方法:改为“冰箱里有苹果、桔子、葡萄这些水果。”因为西红柿不是水果。
• 解释:归类不当是指句子中将不属于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
10. 关联词使用不当:
• 病句示例:只有坚持锻炼,就能增强体魄。
• 修改方法:改为“只有坚持锻炼,才能增强体魄。”或“只要坚持锻炼,就能增强体魄。”因为“只有……才……”和“只要……就……”是两组不同的关联词,不能混用。
• 解释:关联词使用不当是指句子中使用的关联词与前后分句的关系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