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读书

余秋雨的经典语句,道尽文章之道

2019-03-10  本文已影响186人  风定荷华
余秋雨的经典语句,道尽文章之道

文章之道恰如哲学之道,至低很可能就是至高,终点必定潜伏于起点——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生)中国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称号。 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百度有文友这样举例:就以其《文化为例》当中一篇《沙园隐泉》,仅两千五百字,纯粹写景和抒情的散文,却写得如诗如画。此文主要内容是作者在敦湟县内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人沙山,然后又下山欣赏一湾清泉的过程和所见所感。文中,余秋雨是如此描绘沙山之美:“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在美学家和作家的笔下,“光”、“影”、“线条”不再是一些只纯是理论没有生命的字词,而是能感应作者内心深处的字眼。”

以上文笔典雅畅达,潇洒飘逸,豁达大气,无不恰到好处,曲尽其妙,令人不由自主被这至高语言所吸引和裹挟。

台湾出版的《倾听秋雨》书后收录了桑庚楚先生撰写的《平易中的语言魅力》一文,文中桑先生解读了余秋雨散文风靡华人世界、多年不衰代有读者的缘由。他这样评价余秋雨的文章:“余秋雨先生笔下的警句,都用口语方式呈现,没有格言架势,也没有布道模样而只是依据感性场景自然流出。但一旦出现,却显得凝练隽永,与前后文句迥然不同,让人反复吟诵,输入记忆。这种以寻常方式呈现出来的特殊高度,显得贵重而优雅。贵重而不失随和,优雅而更见亲近,这真是遣词造句的化境。”

这段话道出了余秋雨先生语言的魅力。余秋雨先生说过:“读书是找寻和自己心理同构的作家的过程。”也许就是这样,我对先生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浓厚的阅读兴趣,以致读而忘事,只能将先生对于读书和写作的几句警言汇集于此,以示学习之心,聊以表达尊敬与喜爱之情。

一、创作

创作也有艰苦性,但这是一种在文思阻塞时长久期待的艰辛,是平时陶冶性情,积贮感受、磨砺才华时必须付出的艰辛,而不是“写不出硬写”式的拼搏。在创作的实际过程中,永远需要松快灵便,进退自如,左右逢源,纵横的心态,不要支持太甚,不要胶着太久,不要钻之过深,不要爬剔过细。总而言之,要从容不迫的把握住自己心灵的音量,调停有度地发挥好自己的创造力。要如此就必须减轻心灵的外部负载,能做到如此,就自然会产生、真切、天籁、浑然、澄澈的佳作。

写作人自己也是读者,总该从自己的阅读心理上领悟:不存在永远忠实的读者,不存在那个想象中的契约。

医生先检查病人需要做心电图,我们在写作和修改的时候也等于在做心电图,既是文章的心电图,又是读者的心电图。心电图一旦出现平直线,就有死亡信息在觊觎,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把生命重新激活。我在修改文章时也常常把自己转换成一个医生,用尽量苛刻的目光检查每一个段落的“心电图”,看看有哪些平直线出现了,有哪些令读者厌倦的硬块需要剔除。可惜等到发表时仍然会发现不少硬块还是从我眼皮子底下逃过去了,真对不起读者。

在我的文章中,自以为那些不错的句子都是一字一句认真苦磨出来的,但奇怪的是其中最令我满意的文笔却并非如此。往往是熬了很久,苦了很久,头脑已经有些迷糊,心志已经有些木然,杯中的茶水又凉又淡,清晰的逻辑已飘忽窗外,突然,笔下来了一些句子,毫无自信又不能阻止,自己潦草的任其流泻,写完也不会细加琢磨,想去改动又没有心绪,谁知第二天醒来一看,上上下下都不如这一段精彩。

夜雨款款的剥夺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象又格外敏感和畏怯,这种畏怯又与某种安全感,拌合在一起,凝聚成对小天地中一脉温情的自享和期盼。在夜雨中以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的熨贴;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籍。

自己写过的东西一旦发表就成为身外之物,它们在社会上流浪当然会有多种遭遇。作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偶尔远远的看一眼它们的历险,但也可能因为忙而不看,让它们凭着自己的生命力去经受一切。

所谓激情,是你生命的一种诚恳投入。所谓热量,也是你生命的热量。冰冷的文章是谈不上张力的,只不过是在某些高手笔下,热量隐藏在冰冷的外表下,那反倒因为冷热反差而别具张力。

写作人处置情感的基本要诀正是收敛和从容。因为我们所需要的是读者感情的自愿投入,收敛给了读者以空间,从容给了读者以信任。挖好了沟渠,读者的感情洪流迟早会流泻过来,如果一味是自己滚滚滔滔,哪里还有读者流泻的余地?

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总是最能用常人的目光和情怀来倾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因此他们的作品具有全人类的价值,他们的读者遍布世界各地,这真是平凡和伟大的相辅相成。

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故事可以被别人剽窃,但神情剽窃不去;话题可以被别人重复,但韵味重复不了。可见,不是故事和话题,而是神情和韵味,决定了谁是谁。

记住那些曾经使自己和自己眼睛一亮的火花,细细琢磨,慢慢扩展,那要不了多久,自己的整体品位就能凸现出来。

二、阅读

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但这种做法常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

读书是要分层次的,层次的确定和选择是阅读有效性的关键。我们见过许多这样的读书人:他们勤奋的借书,买书,藏书,看书,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这么多年读下来最喜欢哪几本书,最敬畏哪几本书?对自己的人格学问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位作家?还有哪些书是一直想精研细读而至今未能如愿的,他们往往答不出来。倘使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类四处点头握手,广散名片的人物,他们没有知己,没有深交,没有诤友和畏友,读书的无效和无聊,莫过于此。

要相信茫茫书海中只有那么一小块,才与你的生命素质有亲切的对应关系。要凭着自己的人生信号去寻找这一部位,然后才可能由此及彼,扩大成果。完全脱离了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任意冲撞,读书就会因失去了自身生命的濡养而变得毫无乐趣而言。

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须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的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这样,阅读才能促使我们向大师们逼近,我们的生命内涵也才能因此而获得提升。

有时,不读书也能构建深远的情怀,甚至比读书还更能构建。这是因为,我们在失去文字参照的时候也摆脱了思维羁绊,容易在茫然中获得大气。

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城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群中产生凝聚,才能让这广阔的土地上生存文明的火种。

有的书太轻薄,无视于中华文明的长寿;有的书很厚重,得力于中华文明的长寿;有的书最神秘,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寿。真有第三种吗?有,《周易》,《老子》,《论语》。

智者对于知识应保持以下三种态度,一,需要时懂得到哪里去找;二、对各种知识作出严格的评估、选择,第三、明白任何知识都不等同于真理,而我们热爱的,只是真理。

听人炫耀自己的博学,每每搬出古人,但古人之所以可以在学问上傲视我们,有一个重要的秘密,那就是他们心头没有那么多的文化垃圾。

一个人能把人类历史上的那些最高尚、最智慧的灵魂都灌注在自己身上,一切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因此读书只是为了获得坐标,真正的目的是读人生,读世界。

书卷气一浓,也可能失去自己。因此要在“必要贮存”中寻找自己的最爱,不畏避偏好。对于自己的语言习惯,也不妨构建几个常用的典雅组合,让别人能在书卷气中识别你的存在。

本人对文章的要求极高,动笔是一件隆重的事。但是浓重并不是艰深。文章之道,恰如哲学之道,至低很可能就是至高,终点必定潜伏于起点。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