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丨如何对待创新者的计划
今天,学习管理学,如何对待创新者的计划。
01“达克效应”对创新的限制
很多人都喜欢对事情品头论足,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殊不知,都是中了过度自信的圈套。这是一种叫做“达克效应”的心理现象,人们在相互比较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强项去推测别人的强项,常常自视甚高。同样的道理,很多创新活动被评价的时候,也是被人从传统的角度去品头论足。
在生活中,当一个新事物和某项改革出现的时候,总是少不了一些保守与顽固派异样的眼光,以及各种习惯性否定与批评。所以,创新需要勇气与力量。这是成年人世界,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你是否接受,时代的洪流,总是永不停歇地奔涌向前。
但对于孩子来说,否定与保守的思想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父母与孩子出生于不同的年代,无论父母再怎么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总还是有代沟。为了突破父母与孩子之间一条条看不见的鸿沟,父母要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不要以为我们可以理解的,能够达到的状态,孩子也一定没有问题。如果我们把时间倒转到几十年前,回到与孩子相同的年龄,说不定我们还不如他们优秀。
再者,给孩子一种自视甚高的感觉,不但不利于沟通,还会否定孩子,打击孩子的自信。不如适当地示弱,承认自己的虚弱与不足,让孩子更能理解父母,也更容易接纳成长中还不够完美的自己。
对于孩子们的奇怪的想法,冒失的行为,我们不妨淡定一点,不要以传统与保守的思想,急于表达自己的担忧与否定,默默的观察事情的发展与变化。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他们来说,都会在做事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是说“一行动,就创新”吗?我们一定要支持他们的创新。
02创新者的计划
老师举例说明了微软在互联网领域的失败,原因是新创业的企业,多数都不适合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如果这个企业的氛围里面、文化里面,都是指标的观念、考核的思想,所有人都在为销售、利润这些传统指标而战的话,就会忽视消费者体验,忽视技术创新,对于创新型企业,就是致命的问题。
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过度销售的现象,有的公司从上到下,都以完成销售目标和收入预算为指导思想,关于产品的创新,用户的体验,好像并不那么重要。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看重的是需求与实用性以及品质保障。如果产品质量过关,甚至还带给了我们惊喜。商家不用刻意营销,我们也会想法设法地通过不同的渠道购买。反之,如果一次体验不好,我们就会对产品失去信任,很难扭转对它们的负面评价,从此之后,不再会为它们再花一分钱。即使商家白送,我们都会考虑再三。
适度营销与宣传是可取的,可以快速地为新产品打开销路,让更多人了解与使用,带来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口碑。如果过度的营销,则会让人反感。让人怀疑是不是产品销路不好,或者是临期产品。因为好货从来都不愁销路,越是经典产品,越是很少做促销活动,但并不妨碍它们的热销。厂家只需要把时间用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研发新品上面。
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分流的趋势下,让不少人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理解与陪伴,鼓励与关爱。当下的热门电视剧《鸣龙少年》,正是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很多孩子在高考的压力之下,虽然他们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们内心并不快乐,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让他们抑郁。此剧呼吁社会,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更需要我们关注与重视。
对于新的、有创业性质的企业,好没有成型,在这个时候,计划性就比不上适应性。计划性比较僵硬,适应性更加灵活。团队需要更关注市场变化、模式创新和对于客户的理解。这需要一整套的与传统战略方式、传统计划方式不同的管理哲学和运作方式。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不要过度重视销售额,关注利润这些传统的财务指标,而应该把重心放在另外两个方面:
1.是满足客户需求的状况是不是显著改善;
2.就是公司现金流的状况是不是稳定并且处于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