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诗丨这个世界,我们正日渐多余
无人超市无人书店无人面馆无人驾驶公交车。当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蹿红,官媒、网络、众生一片欢呼。
却也有另类的声音:在大西洋彼岸的某国,一些超市里也配置了无人售货机,但总有一部分人情愿去收银员那里排队,也不走自助收银通道。问他们原因,回答很简单:如果所有的人都去自助收银了,这些收银员不就丢失了工作吗?
恻隐之心,尽管拯救不了收银员们的命运,但人与机器比较,不就是拥有一颗温暖的心吗?
洪水过处,必有哀鸿。机器人的普遍应用乃大势所趋。但狂欢之余,我们是否也需要关注一下那些即将多余的人们?要知道,他们今天的处境或许便预示了我们明天的命运。
有人说:他们可以继续学习,东山再起嘛!很轻松。这不由得让我记起上世纪90年代波及全国的那次下岗大潮。当时,大量国企职工,特别是四五十岁拖家带口的中年员工,一夜之间变得孤苦伶仃、无可依靠。那时有一首歌曲传遍大江南北,名曰“重头再来”,甚是励志又悲壮。但现在回首看看,又有多少人获得了从头再来的机会?我始终记得,那时在距离我家不远处的十字路口,一对中年夫妇支起一副煎饼摊,小推车上挂着一块红色的牌子,赫然写着:下岗党员。甚为凄凉。
也有人祭出了“优胜劣汰”的大旗,认为淘汰劣者是变革的必然代价。但这面旗帜过于冷漠了。而人与动植物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更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典型如十九世纪那位大胡子犹太人发明的某主义。而其后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变故,印证了在残酷竞争、机器吃人、人吃人的现实面前,劣势一方对强势的资本与权力的反抗是多么决绝与血淋淋。这种反抗更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灾难深重的影响。
历史有时何其相似。
今天,在资本与权力的推动下,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已经到了令人膛目结舌的程度。我们在赞美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必须思考如何控制科技这匹烈马,以及其背后的资本与权力的冲动;也必须掂量一下,怎样妥善保护我们那稀汤寡水、根基不牢的幸福。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肆意发飙的科技必会咬人。更可况在我们这方土地上人口众多、传统顽固、贫富又极度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