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打卡第17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如前面所说,结局是应该动笔之前就想好的。很难想象,一则故事已经写到了最后一幕,创作者还不知道结局是什么。但结局不仅仅指主人公的最后归宿,还包括故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一大高潮。
所以,我们依然要问自己一些问题:“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如果主人公失败,他将失去他最珍视的东西,那又是什么呢?最终他是如何触底反弹成功脱困的?整件事结束后,主人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这个故事 的寓意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大高潮。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大高潮要以什么样的方 式呈现,这是主人公遭遇的最大危机,稍有闪失,他所坚守的一切都将消失殆尽,他和反派终极对抗,涉及双方所代表的全部信念、能力和价 值观的冲突。
大高潮可以选择以热闹喧嚣的方式呈现,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力量。比如 《满江红》,孤身一人的孙均经过打斗将秦桧拿下,逼着他在全军将士面前背诵《满江红》。再比如影片《国王的演讲》(英国)中,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他的语言治疗师罗格先生的陪同下,战胜了内心的怯懦,成功完成了直播的演讲,鼓舞了全民的气势。
同样,大高潮也可以是深沉而安静的。在电影《女王》中,英国女王伊 丽莎白二世因为坚持不对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的去世表态,引发民众和首相班底的不满,她在第三幕中面临的危机是巨大的,不光是君主制岌岌可危,更大的危机是她深深的自我怀疑,她清楚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对自己所坚信的一切都不那么笃定,那头被猎杀砍头的雄鹿便是她的隐喻。高潮来临,她被迫接受首相安排,向戴安娜之死表态,她回到白金汉宫,仔细看着宫门外悼念戴安娜王妃的留言,那些留言直接表达出对王室的不满与否定,甚至认为王室手上沾着戴安娜的血。这些文字如此残酷,让女王产生锥心之痛,冷静如她几乎无法控制表情,但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走向了民众,直面他们。回想她之前的坚持,可以想见这一幕对她来说是多么屈辱而艰难,直到一个手捧鲜花的小女孩出现,女王问小女孩,是否需要她帮忙将花送到悼念处,小女孩拒绝了,女王脸上 表现出尴尬、痛苦和无措,但小女孩紧接着说,这花是献给女王的,女 王感动释怀。至此,高潮结束。这段戏是沉静细腻的,平静如水之下是 女王百转千回的内心情绪,她在这段戏中完成了与民众从对立到和解的过程,也最终与向时代和民众妥协的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