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五个度
2019-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lilylu_510a
曾经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他,如今铩羽而归,发出了一声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面对采访的记者,他很坦诚,说自己珍惜每一个岗位,看重的是心灵的攀登,人生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最高的是自我评价。
对于倾心付出的六年,他还是有遗憾的。他觉得可能度没有把握好,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带着宏大的抱负和魔都的快节奏到了蜀国,这是一个飞机上都能听见麻将声音的安逸之地。要想拽动,撼动盆地的睡狮,谈何容易。
对于度的把握,他有了更深刻的领悟:目标的高度,改革的力度,推进的速度,老百姓的可接受度,资源的支撑度。
这些在魔都都不成问题,魔都的一流大学,很多师生是以牺牲二十年寿命的代价在追赶世界一流。在魔都的街头,下班的浪潮中,你都不需要走路,人流自然会推着你走。
鲁国某师大一位副校长曾感言,在魔都学到的再好的经验回去也难以复制,哪怕做个PPT,本地的老师的速度,审美和格局都能把你急死。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魔都可以发展这么快的原因。
任何改革,只有选对了平台,有了天时地利人和,才能顺利推进。
悲情的改革者,也许有一天历史会写上一笔。中国现代教育史,尤其是大学教育史,应该更多关注有思想,有魄力,肯实干的校长,即使短期来看,改革成效不显著。
近代以来,中国曾经出现过张伯苓、蔡元培,现代也有杨叔子。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教育家校长出现。